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派出所晒粮,晒出的是民心与担当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6月01日版次:02
| 快评 |
  “派出所新建的,院子嘎嘎大,欢迎来晒粮!”在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茨河派出所的院落里,一场别开生面的“丰收盛宴”正在上演。金黄的小麦铺满了宽敞的院落,与警徽下“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交相辉映。
  茨河派出所开放办公场所供农民晒粮的行为,是对社会整合理论的一次生动诠释。社会整合,简而言之,是指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协调与合作,是社会结构稳定和功能发挥的基础。在这个案例中,派出所作为政府机构,主动打破传统的界限,与农民群体紧密相连,共同应对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增强了社会系统的韧性。
  茨河派出所的举措,是对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深刻践行。服务型政府强调政府职能的转变,即从管理为主转向服务为主,更加注重满足民众需求,提高民众满意度。该所的开门晒粮之举,正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直接体现,它超越了形式主义的束缚,以实际行动回应了人民最迫切的需求,是政府角色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型的鲜活例证。
  此举有效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体现了政府的务实与温情。面对农民晒粮难的社会问题,茨河派出所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禁止或驱赶措施,而是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将自身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服务民众的具体行动,既解决了晒粮的安全隐患,又赢得了民众的广泛赞誉,是“接地气”政策的典范。
  此举强化了干群之间的信任纽带,构建了和谐的社会治理模式。在传统观念中,政府机关往往给人以威严、距离感,茨河派出所的开放姿态,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让政府与民众的距离无限拉近。农民在派出所晒粮,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是在无形中加深了彼此的理解与信任,为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政府公信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举示范了灵活应对公共事务的智慧,展现了政府的创新思维。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茨河派出所能够跳出既有框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种灵活性和创新性,对于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当然,要达到长期维护并深化干群关系的目的,茨河派出所的行动仅是一个美好的开始。长远来看,还需要更多政府机构将服务民众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常态化的机制与文化。比如,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沟通反馈机制,确保民众的声音能够被及时听见并得到有效回应;推广“放管服”改革,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让民众在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能感受到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作者:闻夕,时评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