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黑账号”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6月15日版次:02
| 漫谈 |
  新闻背景:国家网信办近日曝光一批典型案例,揭开了一些网络账号寄生企业、吸血自肥的黑幕。这些网络“黑账号”,像寄生虫一样,专门瞄定企业、吃定企业。有的通过散播企业不实信息,收取“灭火费”;有的恶意解读企业数据,胁迫开展合作;有的打着专业测评旗号,给钱则吹捧、不给就打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张丽娜:“刹住“黑账号”寄生自肥、破坏网络生态的恶行,是建设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风清气正舆论环境的重要一环。整治“黑账号”作恶,有必要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强化热搜榜单等重点环节管理,建立完善部门协作机制,健全举报受理处置机制,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相关部门也应持续深入开展涉企违法违规信息和行为整治,依法严厉打击以负面舆情为要挟的敲诈勒索等不法行为。对“黑账号”涉恶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当然,要不怕被人黑,企业也要走得端、行得正,做到遵纪守法、诚信经营。一旦发现来了“寄生虫”,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积极维权,决不向“黑账号”委曲求全甚至低头配合。
  @华说:从“猎奇”“反常识”“标题党”等抓眼球的惯用伎俩,到贩卖焦虑、挑唆欲望、迎合低俗等狠戳人性弱点的无良招数;从编造故事骗取认可的软文式套路,到打黄赌毒擦边球的“小黄文”式写法……某些“臭脏黑”自媒体为了攫取流量和利益,可谓费尽心机、不择手段。有人错误地提出,一个好产品应满足人性的七宗罪:淫欲、懒惰、贪婪、饕餮、傲慢、暴怒、妒忌。借“七宗罪”牟利,恰恰印证了其故意僭越公序良俗底线乃至法律红线的本质。
  移动自媒体时代,任何人抖个小机灵的创意,放到网络上都可能轻易得到“10万+”的点击浏览。正因如此,自媒体的任何言行都应当有礼有度、合理合法。一个成功的自媒体,最需要具备的是遵法守法的精神、诚信立身的技能、崇德向善的素养。粗制滥造难以行之长远,背德乱法难逃法律制裁。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套路来、套路去,除了给自己留下恶名和污水,还有啥结局?奉劝各路自媒体一句,别拿“臭脏黑”来套路网友,别拿“臭脏黑”来毒害我们的网络。
  @余锋:对于无底线蹭流量的“新黄色新闻”,一方面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手段遏制造假行为,严格适用法律法规和网络平台的管理规则与行业自治规则;另一方面需要从加大溯源追责力度、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公布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和健全完善辟谣机制等方面着手综合治理,常态化推进“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