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让博物馆 在乡村拔节生长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6月20日版次:02
| 农讲所 |
  近年来,“博物馆热”从城市延伸到乡间,各式各样的乡村博物馆逐渐增多。有别于大众对博物馆“高大上”的印象,这些从广袤大地上生长出来的博物馆,大多走小而专的路线,民间工艺、器物等皆可成展。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这为乡村博物馆提供了丰厚素材。或钩沉名人史迹,或保存村史民俗,或聚焦非遗传承,或展现民族文化,一个个乡村博物馆依村而生、因势而建,将散落田间地头、农户乡舍的乡土印记集纳整合,形成工匠技艺的民族表达、国家历史的微观呈现。
  乡村博物馆讲述乡史乡风乡情,与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民有着天然的贴近性。乡村博物馆正连同农家书屋、文化礼堂等一道,构成群众家门口的“文化粮仓”、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建好乡村博物馆,切忌为建而建、一哄而上,而要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在地文化,致力于让村民看得懂、有共鸣、受触动。同时,在博物馆建设过程中,也要注重当地群众的参与。
  从多地实践来看,主动融入乡村全面振兴,与乡村旅游等产业联动,不仅有助于激活博物馆自我造血能力,更好实现“富脑袋”和“富口袋”的统一,也有助于将各地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乡土文化走得更远、传得更广。
  聚焦农业、农村、农民,串联过去、现在、未来,作为博物馆体系向乡村的延伸,乡村博物馆是乡风民情的重要载体,是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期待更多特色化、精品化乡村博物馆涌现出来,共绘更加精彩的乡土中国画卷。           □何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