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9版: 预制菜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全球超600家展商参加中国粤菜食材电商节
六场大会推动中餐预制菜出海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6月22日
版次:
09
来自十多个国家的采购商参会考察。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黄俊杰)6月20日,2024第二届全球海鲜(对虾)贸易节暨良之隆·2024第四届中国粤菜食材电商节(下称“展会”)在广州广交会展馆开幕。展会吸引全球超600余家展商参展,来自印度尼西亚、越南、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的特色海鲜产品在展会上悉数亮相,厄瓜多尔、智利、秘鲁、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团代表出席活动。
据悉,本届展会在上届基础上升级扩容,展示规模高达5万平方米,分为各类水(海)产品、进口肉禽类产业链、预制菜餐饮食材系列、精加工水产食品系列、食材加工储运包装设备设施五个板块,丰富国内海鲜水产品供应,探讨海鲜贸易自由化、便捷化,打造国内领先的全球化海鲜贸易平台,助力中餐预制菜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围绕水产、调味品、预制菜出口三大热门话题,本届展会专设六场专业行业发展大会。六场行业大会旨在积极探讨水产品苗种生产、养成、加工以及流通等全产业链中的标准化与规范化问题,为高品质、安全的水产品赋能,让中国市场买到更安全放心的进口水产品,同时助力中国水产原料企业走向海外。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厄瓜多尔水产养殖商会、泰国虾协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多家机构代表到场,帮诸位专业观众分析产业形式,深入交流,共谋未来发展新趋势。
据悉,活动期间同步开展的还有第二届预制菜产业供应链及风味解决与创新应用峰会、第二届水产食材可持续发展技术论坛、新青年Bang·2024餐饮食材供应链论坛和雪印·第二届预制菜出口论坛。
| 相关新闻 |
桂建芳院士:“蓝色食品”低碳优势突出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孙岁寒)6月21日,“重塑价值链,赋能预制菜——第二届水产食材可持续发展技术会议”在中国广州广交会展馆举办。本次会议聚焦遗传育种技术、进口水产品趋势、健康养殖模式、水产品加工流通、“湾区认证”等影响下的水产业升级,以期帮助中国水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拓宽视野,开启发展新机遇。
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做《现代遗传育种技术助力水产食品发展》演讲。从2022年开始,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以养殖为主的蓝色转型。水产品作为“蓝色食品”,因其在提升人们营养和低碳排放的突出优势,已成为国际关注的前沿热点。中国渔业确定“以养为主”方向,被权威专家认为是人类未来食物安全保障的典型范例。
领鲜味来供应链服务(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董秋芬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养殖国和水产品消费市场,巴沙鱼和对虾进口全球第一。在新经济形势下,中国进口水产品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和高品质化的发展趋势,消费者对安全、营养价值和环保的关注不断加深,市场需求向高端产品转移。
针对水产预制菜原料供应安全,统一集团副总经理刘海华表示,近年来,对虾细菌性疾病增多,由此引发抗生素用量增加,对消费者健康构成了威胁。统一公司通过先进的对虾“三好”养殖技术模式解决上述困境。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显著减少抗生素使用,从根本上提升对虾的食品安全性,同时优化饲料配方技术,不仅提高对虾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还改善对虾的肉质和口感。
正大食品(襄阳)有限公司博士胡慧花分析了水产预制菜加工技术进展。她介绍,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双重推动下,水产预制菜产业正在迅猛发展,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千亿规模。预制菜相关政策陆续发布,公众对预制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对预制菜生产企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质量管理要求。通过标准化生产和技术提升,将推动整个预制菜行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广州观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舒锐着重讲述了水产品质量安全与产业升级。他提出,“湾区认证”通过严格的质量标准和认证赔付机制,推动了农产品全产业链的升级改造。通过认证,农产品不仅能建立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优质优价”,还保障了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和权益。在“湾区认证”下,企业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会,有利于推动农业行业整体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今年水产预制菜市场规模或突破1500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
今年水产预制菜市场规模或突破1500亿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