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9版: 预制菜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今年水产预制菜市场规模或突破1500亿元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6月22日
版次:
09
| 产业链观察 |
6月20日,第二届预制菜产业供应链及风味解决与创新应用峰会在广州举行。会上,红餐产业研究院联合中国调味品协会预制菜调味产业分会发布了《2024水产预制菜产业发展白皮书》。红餐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唐欣在现场进行了专业解读。
复合年增长率达18.1%
近年来,随着预制菜赛道快速发展,预制菜产业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预制菜产业进入有序发展阶段。据红餐产业研究院测算,2023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990亿元,同比增长15.9%,而2024年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将实现进一步增长,或将突破5600亿元。其中,水产预制菜市场规模在2024年有望突破1500亿元。
其中,水产预制菜的市场潜力较大。据红餐产业研究院观察,近年来,海鲜餐饮热度持续高涨,单从抖音平台的搜索指数上看,关键词“海鲜餐厅”的搜索指数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并且从2023年至今出现数个波峰点。
据中国饭店协会数据,2020年全国海鲜餐饮市场规模达到4633.46亿元,且未来将会持续增长,预计2024年或将突破9000亿元。
在C端消费市场方面,2023年虽然畜禽类预制菜在电商平台上的销售额占比最高,达到37.0%,但是占比第二的水产预制菜销售额增速同样不容小觑,同比增长超过35%。可见,无论是在B端市场还是C端市场,水产菜肴受欢迎程度均较高,这也意味着水产预制菜市场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水产预制菜的潜力也被多方所看好。多地积极结合自身水产资源,大力发展水产预制菜产业。各地政府亦先后推出了水产预制菜相关政策和行业标准规范,大大推动了水产预制菜的发展。
据红餐产业研究院测算,2023年我国水产预制菜市场规模达到1,260亿元,同比增长20.3%,2019-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8.1%。在供需两端的助力下,我国水产预制菜市场规模在2024年有望突破1500亿元。
消费者接受度逐步提高
经过近年的发展,我国预制菜市场呈现出“大B端,小C端”的发展特征。从需求的角度上看,B端和C端在水产预制菜方面的需求存在明显的差异。
B端需求方主要分为大型连锁餐饮企业、高级酒店、外卖专门店、小餐饮门店、团餐、乡厨等几大类。不同的需求方对于水产预制菜的需求点不尽相同。其中,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以提升标准化程度、降本增效为核心诉求,而高级酒店的主要需求点在于丰富菜品、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外卖及小餐饮门店的需求点则是缩短出餐时间、降低成本,团餐、乡厨的核心需求点是保障菜品的大批量供给。
不过,对于B端需求方而言,目前水产预制菜研发、生产、运输等环节仍存在待改善的空间,如产品品质、口感及差异化不足,生产工艺标准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冷链运输难以保障产品新鲜度,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等痛点。
水产预制菜C端需求方则主要以广大消费者为主。据红餐产业研究院调研,水产预制菜的C端消费场景主要包括家庭用餐、朋友聚餐、节假日庆祝、招待客人以及一人食五大场景。
消费群体特征方面,水产预制菜消费者以女性消费者为主,同时,中高等收入人群居多。此外,26-45岁的消费者占比超过七成。城市分布方面,水产预制菜消费者主要分布在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水产预制菜在消费者中的接受度在逐步提高。据红餐产业研究院调研,近七成受访水产预制菜消费者预计未来一年购买水产预制菜次数增加,而21.5%的受访消费者表示将会保持不变。消费动机方面,方便省事、体验尝鲜、美味可口是水产预制菜消费者购买水产预制菜的三大原因。同时,水产预制菜消费者认为水产预制菜在食材新鲜度、口感、卫生、健康等方面均有提升空间。 □据红餐网
上一篇:
六场大会推动中餐预制菜出海
下一篇:
15天售2000件 猪肚鸡登热卖榜
上一篇:
六场大会推动中餐预制菜出海
下一篇:
15天售2000件 猪肚鸡登热卖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