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7版: 预制菜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地方“奇葩”美食频频火出圈
广式牛杂潮汕生腌产业化潜力大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9月14日
版次:
07
广式牛杂名声在外,不少品牌正在加入这条“赛道”。
餐饮市场对味蕾的“探险”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热情与追求。在消费者猎奇心理和媒体传播的助推下,一些地方“奇葩”美食进入人们视线,以大胆的食材、怪诞的口味挑战着传统美食的边界。
其中,螺蛳粉、臭豆腐已经为自己“正名”,成为全国流行的美食,潮汕生腌、脑花、兔头、糟粕醋火锅等具有地域特色与奇异口味的美食热度也颇高,“奇葩”美食正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酸臭霉等口味引食客猎奇
红餐产业研究院将地方“奇葩”美食定义为:长期流行于某一地域,融合了当地小众食材、制作技艺、民族风情、民俗文化等元素,但食材大胆、口味偏怪、让人轻易不敢尝试的地方美食。“2024年餐饮消费大调查”显示,对于“奇葩”美食的态度,有37.3%的消费者愿意看具体接受程度再尝试,有32.4%消费者表示偶尔可以尝试。
“奇葩”美食能保持一定的热度,主要与三大因素有关。一是食材和口味特殊,易引起消费者的猎奇心理。酸味、臭味、臭酸味、盐酸味、霉味等“奇葩”口味,口感独特,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别样体验,满足当前餐饮行业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二是文旅热带动“奇葩”美食进入大众视野。随着文旅融合的加速发展,美食旅游成为旅游市场的新热点。游客在旅游中越来越注重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也注重深度体验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奇葩美食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三是社交媒体平台的助力,短视频的传播,推高了“奇葩”美食的热度。短视频、直播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让奇葩美食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在官方媒体、餐饮品牌、博主等的传播下,奇葩美食逐渐成为网络热点,吸引了更多人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地方“奇葩”美食中,有不少入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例如柳州螺蛳粉、长沙臭豆腐、驴肉火烧、臭鳜鱼等。这体现了地方“奇葩”美食的独特性与文化意义。此外,还有一些地方“奇葩”美食在起源上伴随着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这些美食也通过技艺传承的方式流传下来。如河北的驴肉火烧、河南的逍遥胡辣汤等。
地方“奇葩”也能走向全国
随着大众认知度的提升和“奇葩”美食相关品牌的全国化发展,一些“奇葩”美食的发展已经走向成熟,有的已经成为一条独立发展的赛道。例如螺蛳粉、臭豆腐、牛蛙、糟粕醋火锅等。
这些走向成熟的“奇葩”美食,都具备一些共性,例如食材较常见,接受度相对较高;味型多为辣味、酸味,口味普适性强;具备大单品的潜质;除了在当地发展,也在其他城市拥有较高知名度和开出了专门店。
在粉面赛道,螺蛳粉已经成为整个赛道乃至餐饮行业的“奇葩”美食,其味型突出,标准化程度高,有不少品牌走向了全国化发展。
而在特色小吃赛道,臭豆腐、牛杂、潮汕生腌、兔头等“奇葩”美食的发展势头相对突出。
臭豆腐赛道的入局者较多,以连锁品牌和个体商贩经营为主。长沙臭豆腐、浙江臭豆腐、陕西臭豆腐名气较大,黑白电视长沙小吃、黑色经典长沙臭豆腐、云香新派臭豆腐等品牌的连锁化程度较高。
牛杂是在广东等地流行的一道传统小吃,其以牛胃、牛肚等牛内脏为主料,配以牛百叶、牛筋、萝卜等食材。此外,广西、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等地也会将牛杂入菜。在牛杂赛道中,广式牛杂名声在外,阿婆牛杂、儒子牛杂等品牌推出了萝卜牛杂、牛杂河粉等产品。
潮汕生腌是餐饮市场近两年的“新秀”,当前打出了较高的知名度。潮汕生腌一般以海鲜为食材,酱汁浓郁。瑞娇嫲嫲潮汕生腌作为这条赛道的代表品牌,产品涵盖生食和熟食,菜品有生腌三眼蟹、招牌腌生蚝、生腌小青龙、生腌鲍鱼等。除汕头外,其还将门店开至漳州等地。
兔头是流行于川渝地区(尤其是成都、自贡等地)的特色小吃,通常是卤制或炒制而成。双流老妈兔头起源于成都,是兔头赛道的代表品牌,其门店分布于四川、重庆、湖北等地,招牌产品有麻辣兔头、五香兔头、干锅兔、冒鸭血等。
□据红餐产业研究院
上一篇:
下一篇:
惠灵顿牛排 热销近300万份
上一篇:
下一篇:
惠灵顿牛排 热销近300万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