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殡葬改革 需倾听民意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9月24日
版次:
02
| 农讲所 |
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一场围绕着殡葬改革的风波正在悄然发酵。政府力图通过修订殡葬管理办法,推进火葬、节约土地资源,促进文明节俭办丧事。然而,这一看似进步的举措却遭遇了来自民间的强烈反弹。
殡葬改革,本质上是对生命最后阶段的尊重与关怀,是对逝者最深切的缅怀。然而,在金沙县,这项改革却因为种种现实问题而步履维艰。民众对于火葬的抵制,并非全然出于守旧,更多是源于对现行火葬体系的失望与不满。火化场的不当操作,如有些亲人在火化后仅剩骨灰的事件,就挑战了传统民俗的底线,伤害了人们的情感。
当火葬不再是对生命的尊重,而是变成了一场冰冷的交易,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便荡然无存。
此外,火葬费用高昂的问题亦不容忽视。在一些地方,火葬似乎成了一个利润丰厚的产业,从遗体接运到火化,再到骨灰安置,每一步都伴随着不菲的收费。这种“市场化”的殡葬服务,无疑加重了普通家庭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更是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
诚然,推进火葬、节约土地资源是大势所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但是,任何改革的成功,都离不开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当更加注重与民众的沟通,倾听他们的声音,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同时,加强火化场的监管,确保每一具遗体都能得到尊重和妥善处理,让逝者的最后一程走得更加温暖和尊严。
□闻夕
上一篇:
发掘民俗之美 丰厚文化之蕴
下一篇:
上一篇:
发掘民俗之美 丰厚文化之蕴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