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1版: 健康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高州市人民医院成为广东省首家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建设示范单位
打造县域肿瘤防治“广东样板”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4月12日
版次:
11
评审专家组到高州市人民医院进行实地考察。
为促进县域肿瘤诊疗高质量发展,4月10日,广东省“千县工程”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建设示范单位评审工作正式启动。由广东省肿瘤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评审专家组到达全省首家接受评审的医疗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进行实地考察、资料审阅、人员访谈,现场评审核查该院“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建设情况。专家组达成共识,现场宣布,高州市人民医院通过评审,成为广东省首家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建设示范单位。
当天,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医务处医疗质量管理科科长曾广基作为评审专家组组长率领一行11人到高州市人民医院开展评审工作。高州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车斯尧、院长朱秀龙(兼高州市县域肿瘤防治中心主任)等参加现场评审会议,高州市副市长陈璋玲,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伍华冠到会指导。
会上,高州市人民医院从县域医疗资源整合共享、专科能力建设、分级诊疗实施、科研教学协同等维度,向专家组全面汇报了高州市县域肿瘤防治中心的体系构建与实践成果。
随后,专家组分为管理、临床、护理三个专项组,深入医院行政职能部门、肿瘤相关临床科室及护理部门开展全链条溯源审查,以查阅管理制度文本、调取病案数据、追踪肿瘤患者随访数据等形式,现场核查防治中心组织架构运行效能,全面评估防治中心单病种诊疗规范、多学科协作机制落地及护理服务质量控制等情况。专家组的病理领域专家还以“融合基因规范送检流程及方法”为主题进行授课,与该院病理科、肿瘤科、胸外科、呼吸科等多学科诊疗协作(MDT)科室深入交流。
专家组充分肯定高州市人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的建设成效,并当场宣布高州市人民医院通过现场评审。
该院表示,作为县域肿瘤防治中心牵头单位,医院将以此次评审为契机,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市卫健局的指导下,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优”原则,借助“百千万工程”发展机遇,并通过强化制度保障、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区域协同、推进规范化建设等举措,全面提升县域肿瘤防治能力,致力打造区域医疗标杆,为广东省“千县工程”肿瘤防治中心建设提供高州经验,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根据人民对健康的需要,该院制定了“心脑血管-肿瘤-康复养老”发展中轴线,开设肿瘤内科专科病床366张、肿瘤外科病床148张,配备PET-CT、直线加速器、复合手术室等高端设备。建立食管癌、肺癌等7大肿瘤MDT团队,并联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专家开展远程会诊,推进省地诊疗同质化,提供肿瘤手术、放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等全手段服务。该院年均收治肿瘤患者超3万人次,DRG能力指数位列全省三级综合医院第19名。
在分级诊疗实践上,高州市人民医院发挥县域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和城乡医疗服务体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构建“向上联动-向下辐射”双向通道。
向上联合各方合力推动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强内功”“强基层”。依托“双百行动”,与中山大学结对共建8个医学专家工作站(室),聚焦胸部肿瘤防治、临床营养康复、干细胞治疗等领域。其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放疗科专家陈明教授、胸外科专家傅剑华教授分别在高州市人民医院建立了肿瘤科、胸外科两个肿瘤领域的名医工作站,推动高精尖肿瘤防治项目的开展,让县域群众“足不出县”就能享受到与省级头部医院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的肿瘤治疗。
向下创新“一网双村”(“一网”指建设县镇村健康服务网络,“双村”指的是村医和村民)模式,推进区域医疗同质化服务。“一网”让村民在家门口可以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服务,推动“常见病不出镇,小病不出村”的分级诊疗落地。“双村”将健康预防关口前移到农村,在全市23个镇438个行政村建立“村医通”健康微信群,日常实现在微信群免费健康咨询、肿瘤防治与健康宣教,为人民群众提供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健康管理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让健康更可及。
□朱斌 高集智
上一篇:
下一篇:
运动损伤
上一篇:
下一篇:
运动损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