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局长让游客住自己家 真诚才是最好的宣传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5月06日
版次:
02
| 农讲所 |
“五一”假期,4名因酒店爆满无处落脚的游客,在湖北恩施宣恩县文旅局长王菊芳家中度过了温暖一夜。“您毫无保留的信任,让异乡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四位游客用动情的笔触,记录了文旅局长王菊芳深夜借房的暖心故事,也让全国目光聚焦在这个常住人口不足30万的山城。
在特种兵旅游与网红打卡的狂潮中,王菊芳这种将游客视作临时家人的举动,本质上是对待客之道的重新定义——不是将游客视为待割的“韭菜”,而是当作需要呵护的“归人”。更值得玩味的是,这种真诚并非个例。从市民自发腾出空房,到高速路口免费送水,再到政府单位开放停车场与厕所,宣恩构建起一张由全民编织的温情网络。
当“宠客”从政策文件转化为市民自觉,当“主客共享”从宣传口号升华为城市基因,文旅产业便实现了从“流量收割”到“情感沉淀”的质变。这种由内而外散发的真诚,恰似贡水河畔次第点亮的万千灯笼,照亮了文旅产业最本真的模样。
宣恩现象揭示了一个被忽视的真相:文旅产业的竞争早已超越资源禀赋的维度,进入“真诚经济学”的新战场。当王菊芳坦言“就算我是普通市民也会这样做”,当市民们将街头难觅纸屑视为常态,这座小城正在演绎一场静默的产业革命——将市民的善意转化为城市IP,把生活的温度锻造成旅游竞争力。这种竞争力看似无形,实则蕴含着惊人的能量: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宣恩接待游客量突破80万,其中不乏因“局长让房”新闻慕名而来的“真诚体验派”。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宣恩模式为中小城市文旅突围提供了新范式。相较于动辄数十亿的景区建设投入,这种“全民皆客”的模式成本近乎为零,却能收获远超预期的回报。当游客在石板路上感受到“比自家地板还干净”的用心,当商家主动提供免费WiFi与寄存服务,当政府为轻微交通违法开启“免罚绿灯”,整个城市便成了无需门票的沉浸式剧场。这种将城市治理转化为旅游产品的智慧,正是“真诚经济学”最精妙的注脚。
但需要警惕的是,真诚不应沦为精心策划的人设,更不能异化为流量追逐的道具。宣恩模式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其无心插柳的自然生长:从市民自发让房到政府系统跟进,从“暖八条”举措到全民参与治理,每个环节都彰显着“真诚无需设计”的底气。说到底,游客需要的从来不是千篇一律的网红打卡点,而是能触摸城市灵魂的真实温度。
这或许就是文旅发展最深刻的启示——真正的顶流,从来不是精心打造的人设,而是千万市民共同守护的真心。
□杨潇
上一篇:
少一些“不忍直视”的文旅宣传
下一篇:
上一篇:
少一些“不忍直视”的文旅宣传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