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2版: 读与写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缝合怪”哪里跑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5月15日
版次:
12
| 民间语文 |
“缝合怪”,从结构上看是一个偏正型合成词,由“缝合”和“怪”两个语素构成。
“缝合”义为“把布料、皮料等用针线缀合起来”,“怪”义为“传说中的妖魔”。
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作为网络游戏《风暴英雄》中角色Stitches的中文译名。这是一个由多种生物的肢体拼接成身躯的怪物,“缝合怪”的译名十分贴切。
从“缝合怪”的外形受到启发,网友们开始使用“缝合怪”来形容把各种内容杂糅在一起以博取关注的人。
例如林黛玉葬花、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都是我们熟知的经典,然而有好事者因两个角色之间极端的反差,把它们缝合成了“林黛玉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垂泪欲葬花”,此梗一炮而红。这样的“缝合怪”纯是搞笑,虽然获得了流量,但歪曲了名著本身的情节,实在不宜大肆宣扬。
“缝合怪”走红网络之后,它的意义和用法又出现了一些转变。第一种“缝合怪”是指热门元素的集合。一些聪明的视频博主从“缝合怪”原本的用法里获得了灵感,把一些热门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再以“缝合怪”为噱头吸引流量。于是一些博主特地做出汇集了网络热门元素的作品,大张旗鼓地打出了“缝合怪”的标题,称:“缝起来了!”使得好奇心起的观众们纷纷点击观看。
例如某视频博主就利用了《我的世界》这款游戏中的自由建造功能,把《复仇者联盟》《王者荣耀》等多个题材中的热门角色放到一起,还增加了类似原作的特效,制作了一个“缝合怪”系列,广受好评。
第二种“缝合怪”是指一些缺乏创意、抄袭其他作品里的亮点并将之强行拼凑在一起的行为。这里的“缝合怪”就是单纯的贬义了,讽刺抄袭者的不良行径。通过抄袭侵权行为牟利的“缝合怪”,自以为“缝”得轻松,终究会偷鸡不成蚀把米,把自己弄得声名狼藉。
不过,“缝合怪”也渐渐由此产生了实属矫枉过正的第三种用法。原本是一件抵制抄袭、保护原创的好事,促进了知识产权意识的觉醒,结果却被一些人过度使用,在作品中只要看见了与其他作品类似的地方,就大喊这是“缝合怪”。
例如一见到应用了“时间循环”情节的影视作品,就认为是缝合了电影《恐怖游轮》。事实上“时间循环”是一种常见的悬疑设定,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产生类似情节未必是抄袭。强行将其称作“缝合怪”,并不能保护独创,反而是另一种对创作空间的挤压。
“缝合怪”的流行,反映了一种现象:互联网内容生产者缺乏原创能力,又有着凑热闹的心态,便胡乱应用一些热门的内容,创造出所谓的“新作品”来。事实上,这既无益于自己创作能力的提升,又制造了大量质量低下的重复信息,污染了互联网创作环境。所以,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人,还是不要让自己成为“缝合怪”吧!
□徐靖雯
上一篇:
诗人的梦想
下一篇:
应是“蝎虿”
上一篇:
诗人的梦想
下一篇:
应是“蝎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