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三十年的怀念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5月17日版次:12
| 且听风吟 |
  亲爱的爸爸,今年是您诞辰100周年和去世30周年,让我将三十年来的思念倾诉在这字里行间。
  作为女承父业的我,不仅从事着与您坚守了一辈子的教书育人的工作,而且随着国家乡村振兴的蓬勃发展,我也开始做一些农产品品牌以及农村产业规划方面的研究项目。每次去农村调研时,感觉与田间地头的农民和乡村干部有着很多共同语言,思来想去,这都源于您当年下农村时对农村生活的感悟和对农民的体谅早已潜移默化在我心里。
  小时候,我们不太懂事,为买到便宜的农产品感到开心,但您的“谷贱伤农”的忧愁让我们的快乐瞬间变得沉重。有一次我带学生去乡村调研,当地人十分好客,拿出当地的食材来接待我们,其中有一道菜是田鸡,我就讲了您立的不准吃田鸡的家规。从小我们就知道青蛙是吃害虫的能手,我们要予以保护,现在回想起来,在物质极度匮乏的上世纪70年代,这种出自对生态环境爱护的自律多么可贵。
  我现在每年都会送走很多毕业生,包括自己带的博士、硕士、本科生。曾记得1985年6月,与我同一个年级的一位农业经济专业的女同学,考上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所的研究生,在临近毕业时,到家里来向您道别,送给您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当时感到十分欣慰。我现在也从教37年,深深感受到这八个字是学生对老师最高的评价和最好的赞美。
  以前我经常会听到您和您的好朋友赵伯伯、王叔叔等,在家里讨论学生的学业和培养,您系里的同事我们也都认识,也经常会有学生登门求教,好多学生的名字至今我们都还记忆深刻。不知是年代不同还是地域不同,这种情境在我工作后已经很少能见到了,你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匠心让我深深敬佩。
  在我的印象里,如果有课,您都会熬夜备课,次日一早穿上白衬衣,外面套上蓝色的中山装就去上课。你上课在我们家是一件大事,大家都不会大声说话以保持安静,上完课后,您的眼镜上落满粉笔灰,要躺上大半天才能缓过劲来。作为一位老教授还如此费劲,让我很是不能理解,而您总说每次上课都要像第一次上讲台那样认真对待。
  1984年的一天,我们班临时调换到正好在您授课的课室隔壁上课。这堂课我完全在神游,虽然身在课堂,但完全被隔壁课室您那洪亮的声音所吸引,自己老师讲课内容完全听不进去。回到家里,我一半心痛一半嗔怪:“为什么讲课要这么大的声音呢,不累吗?”您笑着说:“很大声吗?没有觉得呢。”现在我离开麦克风就上不了课,想大声讲课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回想当年,您对教学得有多么认真多么热爱,才能有如此的激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几十年的教师生涯,您心系农业,匠心育人,倾心执教,您永远是我尊敬的父亲和职业生涯的楷模。
   □周延风

上一篇:不见油桐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