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家政兴农激活乡村新动能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7月10日版次:02
  近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从支持就业、技能提升、权益保障、创业扶持四个方面提出14项具体任务,标志着家政兴农行动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家政服务业一头连着亿万农村家庭的生计,一头连着城市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是促进城乡要素流动的“桥梁”,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支点”。当前,我国农村仍存在大量劳动力亟待稳定就业,而城市家庭对专业化、标准化家政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工作方案》的出台,正是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结合,将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转化为城市的“服务资源”,一方面破解了城市家庭“上班顾家难”的痛点,另一方面为农村家庭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入,实现了城乡资源的双向流动与价值共创。
  从政策设计看,《工作方案》延续了2021年《家政兴农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总体方向,且在细化实施路径上实现了突破。例如,“工会帮就业行动”“家政进社区”等举措,精准对接供需两端;“产教融合”“技能升级”等规划,直击行业“低技能、低收入”的痛点;而“住房保障”“社保强化”等配套措施,则为进城家政服务员提供了融入城市的制度保障。这些政策组合拳,既体现了对农村劳动力“输血式”帮扶的深化,更凸显了通过技能提升、创业扶持等手段实现“造血式”发展的战略眼光。
  家政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撑。当前,行业普遍存在技能认证体系不完善、服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导致供需之间难以精准匹配。《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推进家政服务员技能升级”“完善服务标准体系”,正是要通过制度化的技能培训和标准化的服务规范,提升从业者的职业竞争力,让“金牌阿姨”成为行业的标杆,吸引更多农村劳动力投身家政服务领域。同时,政策还鼓励高校毕业生、妇女等群体创业就业,通过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红利”,降低创业门槛,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家政服务从“粗放型”向“专业化”转型。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工作方案》的落地,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协同发力,形成“一揽子”解决方案。政府部门应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整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工具,避免政策碎片化、资金分散化;家政服务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员工培训,打造优质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社会各界则需营造尊重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良好氛围,通过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的增强,让家政服务成为“体面职业”“阳光产业”。
  未来,家政兴农行动还需进一步探索创新模式。例如,结合地方资源禀赋,推动“家政+农业”“家政+文旅”等融合发展,将家政服务与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增收渠道。同时,依托数字化技术,搭建家政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实现服务资源的精准匹配和高效流转,让“互联网+家政”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作者:黄思成,媒体人)

下一篇:“难言之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