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重磅生育补贴 是最好的催生符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7月10日
版次:
02
| 农讲所 |
结婚+生娃,最高可奖20万元!广州龙归街南岭村又双叒“放大招”!
7月7日,记者从南岭村获悉,该村率先实施“村社双轨惠民”政策,即在南岭经济联合社实施的“初婚奖励”“生育补助”“重疾补助”“离世慰问”四大福利基础上,推动其下辖12个经济社表决实施同等标准的奖励和补助,使符合条件的村民可享受的福利叠加,实现翻倍,让大家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7月8日广州日报)
南岭村这一“村社双轨奖婚育”政策之所以引发关注,首先体现在其补贴力度的破圈。生育三胞胎可获12万元补贴,单孩补贴最高达6万元,这样的数字不仅远超普通家庭生育成本,更颠覆了公众对乡村福利的刻板印象。真金白银的投入,击中了当代年轻人“生得起养不起”的核心痛点,将生育行为从家庭私事提升为集体公共事务。
更值得关注的是政策设计的精妙性。补贴金额按孩次阶梯式增长,一孩2万、二孩4万、三孩6万,双胞胎按孩次叠加计算,这种梯度设计既响应了国家三孩政策导向,又暗含“多生多奖”的激励机制。补贴对象限定为本村户籍股东成员的合法夫妻,且明确“限三孩内”,既避免了福利泛化,又通过户籍门槛强化了集体成员的身份认同。而“持结婚证满一年方可申请”的细节,更在经济支持之外,暗含对婚姻稳定性的价值引导。毕竟,生育补贴不是对冲动生育的奖励,而是对家庭责任感的背书。
在实施机制上,“村社双轨”模式堪称基层治理的创新样本。当12个经济社中已有半数通过婚育奖励政策时,南岭村实际上构建了一个政策试验场:率先通过的经济社成为改革先锋,其补贴翻倍的示范效应,正在悄然改变其他经济社成员的算计逻辑。这种允许部分先富起来的柔性推进方式,避免了强制推行可能引发的基层矛盾,同时又通过经济激励激发了各经济社的竞争意识。
当然,这项政策也面临着现实挑战。部分村民“影响分红”的担忧,折射出集体经济资源分配的深层矛盾。但村委会的回应颇具智慧:将生育补贴定位为“对未来的投资”,强调人口增长对集体资产增值的长期价值。
生育不只是家庭的私事,而是关乎整个村庄未来的公共事业。从社会意义看,南岭村的生育补贴已超越单纯的经济激励,成为重构乡村社会关系的重要抓手。当生育行为被赋予集体荣誉与经济回报的双重属性时,年轻一代的婚育观念或将发生微妙转变。特别是对女性而言,高额补贴不仅缓解了生育带来的职业中断压力,更通过集体认可强化了其生育价值的社会认同。这种政策导向,或许能为破解“乡村少子化”困境提供新的解题思路。 □叶雨
上一篇:
别拿“高温刺客”不当回事
下一篇:
上一篇:
别拿“高温刺客”不当回事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