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评论/读者之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为推动和加强粤桂两地农业交流与合作
南方农村报力攻广西市场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08年03月20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


  □本报记者 肖建

  “我们愿意利用广西完善的报刊发行网络全力配合《南方农村报》的发行工作,希望《南方农村报》成为广西农民热爱的报纸。”3月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邮政书报刊发行局局长陆鹰对来访的《南方农村报》副主编卢宇福和发行部主任黄海斌说。近年来,《南方农村报》在广东省周边的海南、江西、福建、湖南等省份的发行量急剧上升,为拓展广西报刊市场,推动和加强粤桂两地农业交流与合作,服务广西读者,农村报发行部工作人员3月4日至13日深入广西各地,与当地邮政报刊发行部门、涉农部门和农民接触,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相关人士认为,《南方农村报》开拓广西市场适逢期时。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消费市场有其独特之处,就是一直以来对外地报刊包容性强。对报刊读者口味深有研究的邮政书报刊发行局局长陆鹰告诉我们,邻近广东的桂东南地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习惯与广东省趋同,与云贵、湖南接壤的地区也有这种现象,以桂东南地区为例,当地报刊卖得最火的就有几家是广东省的报纸。陆局长认为应该尊重并尽量满足读者的消费习惯。就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区市、县报刊发行会议上,区局要求下属局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多关注并引进周边省份的报刊精品,来满足读者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也增加邮局的业务量。陆局长认为《南方农村报》开拓广西报刊市场的计划与他们的工作设想不谋而合。由于《南方农村报》在广西农村已有一定的基础,他建议农村报着重在桂东南与广东省联系密切的玉林、贵港、梧州、贺州四个地市加大力度,与当地报刊发行局扎实推进工作,取得经验再向全省农村地区辐射。
  经区局领导介绍,各基层报刊发行局的人员与《南方农村报》进行了更详细具体的业务沟通,如分析读者市场,邮路的走向设计,以及双方开拓市场,收订报刊的经验交流等等。梧州发行局局长李少明对农村报利用梧州较为成熟的邮路中转桂东南争取让《南方农村报》当天送达的建议;贵港发行局局长李初岳介绍激励基层发行员多争取订户的经验;贺州发行局局长黄灵对村两委、农业生产大户、销售大户的集中推介,培养读者,精准发行的设想等,为农村报扩大读者群体制订下一步的发行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广西是一个农业大省份,的确需要一份农业综合型报刊,这也是广西目前所没有的。”广西苍梧县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经理李每全结合自己的工作告诉我们。李每全经营化肥和农药,对当地农资市场假货充斥市场的现象深恶痛绝,他认为对付假货劣货单靠政府有关部门只是一条腿,另一条腿就是教会农户识别,自觉拒绝假货,这就需要一张有公信力的报刊来进行舆论监督和提高农民认知能力。李每全对《南方农村报》多年来在广东农资市场宣传正品,打击伪劣产品的工作特别感欣赏,并乐意向农户推荐农村报。“所有坚持不销售假货的农资经销商都会欢迎并愿意推介这张报纸。”他说。
  苍梧县新地镇题铺村是沙糖桔专业村,柑桔专业户陆火昌、陆里新在果园里翻阅我们送上的《南方农村报》及其增刊《柑桔·.金吉》后爱不释手,连声叫好。他们还热心地为我们引见了村支书陆南昌,陆支书一眼看见《南方农村报》就觉得似曾相识,经我们介绍,他说:“对,以前叫广东农民报,我知道这张报纸,广东省很多种柑桔的果农都有订阅。”这位很有见识的村支书详细看了《南方农村报》的广西农业版后告诉我们,当地的沙糖桔就是受广东影响并从广东引种的,而且主要销售市场至今仍在广东省,每年沙糖桔大量上市大多是通过广东省再中转全国。因此梧州果农十分关心广东省的果品市场动向,同样,广东的果农、水果流通专业户也关心广西种植户的动向,农村报应该起到粤桂两地农民的信息桥梁作用。陆支书要我们多留下一些样报样刊,他说:“我一定会发动村民订阅《南方农村报》。”
  广东省复合肥企业福利龙主管广西业务的江经理得知我们在广西后,专程从东莞赶来与我们见面,他说,福利龙化肥在广西的销售量年年上升,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他们也愿意在当地开展一些大型的公益性活动,如在广东省开展得十分成功的“送肥下乡”、“评选广东人民最喜爱的土特产”等活动。但由于当地没有一张主流的综合性农村报刊与之配合,因此一直未能启动相关活动。因此,他们也期待《南方农村报》在广西加大发行力度,共同发展,造福广西农民。“广东省很多涉农项目都已经走出省门,与周边省份的合作更加紧密了,形成了双赢格局,希望《南方农村报》在广西发行取得成功。”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信息中心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信息中心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