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广东化州市同庆镇政府向村民租地建学校,村民不仅没有得到经济补偿,去施工现场理论时还被“拉到派出所坐了6个小时”。于是,一些村民开始在水泥地上种红薯藤,希望以黑色幽默的方式向政府宣泄内心的不满(12月22日《南方农村报》头条报道)。 江德斌:水泥地上要是种出红薯,那倒是一项农业科技新发明,既可以申请专利,也为解决世界粮食危机开辟新思路。现实是水泥地长不出红薯来,至少现在还不行!村民采用黑色幽默的方式,不仅是无声的抗议,还是一个行为艺术。不知道官员看懂了没有?那个潜台词就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不要欺负农民不懂法律,不了解国家政策。如今的农民已非昔日可比,有关征地的法律政策都很清楚,对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事,也都要去争个明白。农民并非不讲情理,即便征地是为了盖学校,也不能打着旗号胡乱作为吧。“搞公益事业谁都支持,但不能损害个人利益”,这个道理,连农民都晓得了。官员们,还能再装糊涂吗? 杨耕身:水泥地上种红薯,收获的只能是失望与民怨。所以与其说村民的抗议行为是一种“黑色幽默”,倒不如说是农民对农村征地现象中一些不法行为的怨气表达。这样的表达,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与反思。日前,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冷静地指出,群体性事件多发源于民怨太深。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社会保障覆盖率较低、低收入群体所占比重较高的特定地区,各种不满情绪易于郁积、放大、发酵,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社会对立、催生社会颓丧,并诱发群体性事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同庆农民水泥上种红薯,正是一则“警世通言”。 刘长锋:在水泥地上种的并不是红薯,而是埋藏在心中深深的不满与怨气。怨气怨在哪里呢?政府征地只要按批文和合法的手续来办事,我想可能会有反对的人,但绝对不会是大多数,更何况是办学校这样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呢。但问题显然不是这样,征地手续上面的征地面积和范围全部是空白,更未与当地农民达成一致的意见。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许许多多的农民却莫名其妙地“被签名”。更离谱的是,即使是“被签名”了,被征地的农民,却连一分钱的征地款也拿不到,而政府承诺的谷物补助,显然也与实际严重不符。如此不平等“条约”,给谁谁能答应呢?但是没办法,谁让人家是“政府”呢?你敢反对?你反对试试看,一下子把你“请”到派出所里坐上半天,我看你还敢不敢“闹腾”?红薯长不出来可惜了红薯苗是小事,怕只怕这一种一收,种下去的是几棵苗而已,但长出来老百姓对政府不信任乃至仇恨的“果子”来,最后谁都“吃不了”,只怕有些人要兜着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