淙淙流水;喧腾;古老的催眠。 河淹没了汽车公墓,闪烁 在那些面具后面。 我抓紧桥栏杆。 桥:一只飞越死亡的巨大铁鸟。 (北岛译) 这是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的一首诗——《写于1996年解冻》。 中国诗人推崇备至 中国当代诗人北岛在随笔集《时间的玫瑰》里如此解说这首短诗: 这首短诗只有五行,却写得惊心动魄。开篇时相当宁静:“淙淙流水;喧腾;古老的催眠”,用流水声勾勒出冰雪消融的景象,声音成为动力推动着诗继续向前:“河淹没了汽车公墓,闪烁/那些面具后面”。如果说第一行是声音的话,那么第二三行是画面,在这画画中出现了不祥之兆——汽车公墓和面具,汽车公墓即废车场,面具即报废的汽车。自然意象和工业文明的意象在这里交汇,且在一种相当负面的阴影中。接下去,“我抓紧桥栏杆”,叙述者终于现身——在桥上。动作的突然性构成了紧张,暴露了叙述者的内心恐惧——“桥:一只飞越死亡的巨大铁鸟”。这是个多么强烈的意象,首先在于其准确生动,再者充满动感而更紧迫更具威胁性。桥,这工业文明的象征竟意味着死亡。全诗从淙淙流水到桥,从缓到急,从和平到死亡,从古老到现代,戛然而止。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曾是诗歌爱好者的最爱。1990年,漓江出版社出版了由李笠翻译的特兰斯特勒默诗歌选集《绿树与天空》;2001年,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了李笠翻译的《特兰斯特勒默诗全集》。由于印数较少,这些书籍早已全部脱销。在中国诗歌圈子里,为人们所熟知的当代诗人,如北岛、王家新、蓝蓝、黄礼孩等,都对特兰斯特勒默推崇备至。 仅写160余首诗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时间2011年10月6日13时(北京时间19时),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宣布,瑞典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获得201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奖金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6万美元)。文学奖评审委员会认定,特兰斯特勒默的作品“以凝练而清晰透彻的文字意象给我们提供了洞悉现实的新途径”,“简练、细腻,充满深刻的隐喻”。 特兰斯特勒默现年80岁,是第七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人,也是1974年以来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的瑞典人。1954年,特兰斯特勒默出版第一本诗集《诗十七首》,引起瑞典诗坛轰动。截至1990年,特兰斯特勒默出版10部诗集。那年,他中风发作,语言能力一直受影响。而在特朗斯特罗姆至今80年的人生历程中,共创作过160余首诗歌,平均下来,他一年只写4首诗,但都是精品。 据委员会介绍:“特兰斯特勒默的多数诗集带有一个特点,显现为简练、具体而苦涩的隐喻……在他最近的诗集中,特兰斯特勒默的风格已经转变,篇幅更为简短,凝练程度更高。”除大量使用隐喻,他的作品富于画面感,似以简单图形勾画日常生活和自然。世界上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布罗茨基曾经说:“我偷过他的意象。” 一流的诗歌意象大师 特兰斯特勒默1931年生于斯德哥尔摩,毕业于斯德哥尔摩大学心理学系,他的职业是社会福利机构心理咨询员,与残障人士、罪犯和毒品瘾君子打交道,实施心理干预。他1956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不愿身处这样一种境地,那就是我必须为钱写作。” 因为职业的关系,特兰斯特勒默的作品充满了内心世界的表象,常常是探索梦与醒、遗失与无意识的边境,要想读懂他的诗歌,不仅要读,更多的则是去想象和感受。特兰斯特勒默说:“诗是对事物的感受,不是再认识,而是幻想。一首诗是我让它醒着的梦。诗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精神生活,揭示神秘。” 评论者认为:“特朗斯特罗姆是世界一流的诗歌意象大师,他可以在一连串迅速转换的意象中创造出宁静深远、丝毫不张扬的多维场景。他把印象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北欧抒情诗歌传统融为一体,给瑞典诗坛和整个北欧诗坛带来了一种新的诗风。他早年受到瑞典诗人林德格伦和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后来自成一家。而诗歌的意象来源于对周围自然界的观察,寓意丰富,风格极其简朴,非常善于运用意象、隐喻来表现内心世界,读起来也就具有新颖、敏锐、坚实的感觉。” □宗合 ■评论 罗伯特·勃莱(美国著名诗人、翻译家):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拥有创造意象的奇异天赋,他运用意象似乎毫不费力。我们之所以能够在他诗中感到辽阔的空间,也许是因为每首诗中那四五个主要意象往往来自心灵中分布广泛的不同源头。他的诗有点像一个火车站,从非常遥远的地方驶来的火车都在同一个火车站小停。一列火车的底盘可能沾着若干俄罗斯的雪,另一列火车的车厢里可能摆着鲜花,车厢顶上可能落着一层鲁尔的煤烟。 这些诗之所以神秘,是因为诗中意象行驶了漫长的路程才抵达那里。马拉美相信诗中必须有神秘,并促请诗人们在必要时删去诗中那些与真实世界的场合建立联系的东西,以获得神秘性。在特兰斯特勒默的诗中,与真实世界的场合建立的联系被固执地保留着,然而神秘性和惊奇感却不减,即使反复阅读多次也依然如此。 王家新:特朗斯特罗姆内心那种抒情的力量在北欧诗人中大概是比较少见的,虽然很冷静,但也有内心的激情,他的诗歌中有自然生活,也有纯粹的现代生活。特朗斯特罗姆有个特点,他一直在深海,不是在浅滩上,他这样的写作注定不可能有太多的读者,但是纯粹的诗歌。 蓝蓝:尽管欧洲的批评家评价特朗斯特罗姆的诗喜欢用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这样的标签,但实际上他的诗很丰富,他最擅长从身边的细节开始挖掘到世界秘密的深处。 黄礼孩:特朗斯特罗姆诗的诗歌跟我们不大一样。有的时候,前面一两句看起来比较普通,但到第三、第四句他马上有一个转化,一下子把你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这种陌生化的东西,能看到语言所带来的意外的效果,能给你心灵带来一些冲击。他能把语言推到恰到好处又能抵达你内心某个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