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桃尧镇桃源村岐生堂药店,是村中一中医世家的二代传人经营的,我与他家常有来往。 好些村民问我:“你与他是什么亲,来往这样密切?” 我笑答:“特殊亲。” 这是医患关系和谐,才能结出的亲密之果。 岐生堂创始人张寿铭于上世纪40年代,通过自学中医药书,精心研制出肚痛丸、跌打药酒为贫苦村民治病,开药店为山区村民看病,颇有疗效。 解放后,村里成立合作医疗站,张寿铭调至乡镇卫生院工作。调离时,村民依依不舍,从此,不少村民远路求医。 还记得1974年夏,村里65岁的许老太病危,村医束手无策。幸遇张寿铭医生回乡,许老太儿子恳求医治,他只一声好便直奔患者家中。经详询病情和诊脉后,开出药方,并嘱咐家属:“服药后有好转,再来找我。”服药后,患者转危为安。 之后,许老太家属三番五次步行25里路到镇上找张寿铭开药。老太很快痊愈,直至5年后过世,享年70岁——这在当时算是村里比较高寿的了。 张寿铭之子张志康,子承父业,苦读中医,毕业后在村卫生站工作,擅长儿科,热情服务四邻六乡,深受好评。 多年前,笔者左耳结痂疼痛,多次去市里的医院治疗。医生只说有点炎症,但治疗屡不见效,疼痛反而加剧,手轻触都受不了。后来前去桃源卫生站求治。 张志康检查后说,结了很多耳疔,然后把我叫入治疗室,用镊子取耳疔,历经半小时完成;其后发现右耳同病,又同法治疗;最后给了药,一共14元,至今多年没有不适。自此,我对他倍加信任,有什么病痛都找他。 桃源村地处闽粤交界,村中近60人,凡有人患病,都找岐生堂治。 □梅县 张其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