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郑展能)8月13日,央行发布最新金融统计数据报告,称今年7月份,人民币存款、贷款增速双双暴跌。其中,7月当月人民币存款减少近2万亿元,而贷款增速同比暴跌四成以上。 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11.62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7个和3.7个百分点。 相对于总体存款的增加,7月当月的人民币存款则锐减1.98万亿元,同比多减1.73万亿元。其中除财政性存款增加6804亿元外,住户存款减少1.08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35万亿元。 另一边厢,新增人民币贷款及社会总融资也远不及预期。最新数据还显示,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852亿元,同比降45%,少增3145亿元,仅为预期的一半,较6月份更是下降64%,均为暴跌。相应地,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2731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1.69万亿元和5460亿元,同比、环比暴跌86%和67%。 对于7月贷款数据的锐减,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这是供需关系的正常表现。今年6月份新增贷款大幅冲高至1.08万亿元,在市场得到了较为充足的供应后,7月份的季节性回落就较去年更为明显。而历史上7月份历来是“小月”,2004年、2005年7月份贷款还曾出现过净下降,将今年6、7两月合并来看,平均每月新增贷款仍有7000多亿元。 与此同时,存款减少也制约了银行放贷能力。7月份存款季节性下降较多,存贷比有所上升,金融机构相应调整贷款的投放进度。 西南证券首席研究员张仕元也认为,6月贷款的大幅增长和7月存款的大幅减少,挤压了银行贷款空间。 此外,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已连续11个季度上升,信贷资产质量管控压力有所加大,金融机构贷款投放,特别是对一些信用风险集中暴露的地区和领域的贷款投放更为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