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患有严重下肢静脉曲的张女士,在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接受刺络放血治疗,几分钟就让学生的双腿变得轻松起来,令人称奇。主治张女士的钟伟泉副主任医师介绍,刺络放血是中医常用的手法,有改善经脉闭塞不通,加快新陈代谢促进机体造血的功能。 张女士是一名从事建筑行业的工程师,长年的职业生涯里,她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各个工地上跑来跑去,由于每天行走和站立的时间很长,才40出头的她已经出现老年人多见的下肢静脉曲张,小腿处的蓝色的静脉清晰可见,甚至像小蚯蚓一样突出皮肤表面。 张女士起初不以为意,随着静脉曲张越来越严重,她觉得下肢沉重乏力,胀痛、骚痒,只要行走或站立超过20分钟就很难耐受,小腿疲劳不堪,甚至稍有一点跟的皮鞋都不能穿了,只能穿运动鞋。因患静脉曲张已严重影响到张女士的工作,她曾到医院外科诊查治疗,但医生认为,张女士的病情还没到非手术治疗不可的程度,而张女士本人对手术治疗也有畏惧心理。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张女士来到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找钟伟泉副主任医师治疗。 钟伟泉副主任医师检查了张女士下肢静脉曲张的情况后,认为像她这种情况比较适合采取中医的放血疗法。他拿出一个治疗盘放在张女士的脚板下,在其小腿静脉曲张明显的部位选了几个点,用三棱针点刺后暗红色的“淤血”很快流出沿着小腿流到治疗盘里,随后暗红色的血液逐渐变成淡红色,量越来越少,最后自然止住,原本曲张突出的静脉也随之变软并恢复了平整。 放血后,张女士穿上鞋子,感觉双腿轻松了不少,如同立竿见影的效果一样,小腿的胀痛和疲劳感立刻消失了。“没想到放血治疗这么简单有效,才几分钟就感觉小腿减压解套了。” 钟伟泉副主任医师介绍说,静脉曲张是因先天因素或久行久立,以致筋脉受损,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通使血壅于下,淤久不散,盘错而成,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针灸在治疗实证、痛证,刺络放血是一种十分常用的手法,在静脉曲张最明显的部位点刺,可使淤阻的血液排出,改善经脉闭塞不通的现象,使邪有出路,同时加快新陈代谢,促进机体的造血功能。 放血后原本压力过高的下肢静脉得到缓解,故患者感觉胀痛、乏力、骚痒等症状大为减轻。必须指出的是,放血只是一种治标的方法,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因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病因没有解决,静脉血液重新汇入后,放血后平复的静脉曲张又会重新“突出”,因此,体质较好,能接受反复放血疗法的患者每周需接受1~2次放血治疗才能收到治疗效果。但即使这样,针灸的放血疗法相比创伤大、费用高、术后仍可能复发的手术治疗不失为一种有优势的治疗方法。 钟伟泉副主任医师提醒,静脉曲张是一种慢性病,患者平时要注重对双下肢的保护,例如,保持理想体重,不提抬重物,减少下肢的负重;经常参加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锻炼小腿肌肉,加快血液回流;注意腿部保暖,运动或长时间行走后对小腿进行按摩;睡觉时把腿部垫高,避免久站久立等,可预防静脉曲张的发生和加重。 □南方农村报记者 邓思淼 通讯员 禤影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