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央视3·15晚会主题是“共筑消费新生态”。其中,晚会揭露曝光了很多黑心无良商家,包括民怨沸腾的两个领域:医疗器械和食品安全。这些欺诈消费者的行为离我们的生活很近,也都与最热的互联网经济关系紧密。下面选取了部分案例,以引起广大消费者的注意。 “饿了么”惊现黑心作坊 你是不是也喜欢用手机通过外卖送餐点外卖?来,先看看3·15记者的实地调查:在“饿了么”网站上,餐馆的照片看着干净正规光鲜亮丽,但实际却是油污横流,不堪入目……老板娘用牙咬开火腿肠直接放到炒饭中,厨师尝完饭菜再扔进锅里…“饿了么”平台引导商家虚构地址、上传虚假实体照片,甚至默认无照经营的黑作坊入驻。同时,“饿了么”商家地址跟网上信息不符,环境卫生不达标。据央视财经报道,3·15晚会刚刚播出,北京食药监局已经行动,正在查处通州“饿了么”五店合一食品加工点! 淘宝店家千元刷出好信誉 没有真实货品的淘宝店也能有高信誉?记者在淘宝上开了一个卖面膜的店铺,只要支付给“刷客”千元佣金,便可在三天内立马升级为蓝钻,拥有200多条好评。即使店内没有一件真实商品,也可通过网上的“代发空包”服务,将一件件并不真实存在的包裹签收。 “扫二维码”盗取用户信息 比超市便宜一半的花生油是否靠谱?只能刷卡,一张卡只能刷一次,看似很真实,但刷卡器暗藏玄机,只要在该刷卡器上刷卡,卡号信息和秘密则都会被盗取。除了刷卡,扫二维码同样会中招,用户信息和密码都会被盗取。 央视3·15晚会提示二维码扫码风险:没有人会随便送你东西,有毒二维码、刷卡机,只要一刷,银行卡、个人信息都被盗。其背后的原因就是那些二维码都是通过二维码生成器生成,不法分子再把病毒粘贴进二维码,客户信息都被截取。 假牙用碎钢反复回收再利用 入口的假牙,都是啥做的?央视记者深入一些假牙制作工厂发现,北口义齿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等厂家在铸造义齿支架时,使用的是没有任何标志,也没有医疗器械注册许可证号的碎钢。专家介绍,这些碎钢要不就是回收料,要么就是工业原料。而且它们往往经过反复回收再利用,有害元素浓度越来越高,危害人体。而且,这些假牙不消毒,用员工用过的旧牙刷,刷一刷就寄给你。 黑心商家加糖熬制红参增重 什么样的红参才是真正没有动过手脚的红参?红参有补气补血的功效,比较适合体质虚弱的老人和妇女,但购买时千万不能光看外观,红参是消费者常用的滋补品,按国家标准,含糖量不应超过20%,然而有些商家竟将其加糖熬制,增重30%!含糖量直飚50%! 那么该如何鉴别?选“丑”的:红润饱满的掺了糖;选“干”货:软糯发粘的含糖量超标。 □综合央视、网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