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六旬翁“零输血”肝移植 术后即刻清醒拔管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5月14日版次:11

  肝移植手术成功,刘超副院长与患者相互点赞。

  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
通讯员 丘小红 李珏菁

  5月8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刘超副院长带领肝移植团队,为一名终末期肝病患者开展了“零输血”肝移植手术,术中出血量不到100毫升。术后患者即刻可以清醒拔管,目前恢复良好。
  61岁的王先生(化名)因终末期肝病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登记成为肝移植等待者,于日前幸运等到了匹配的肝脏。为顺利完成手术,肝移植团队反复进行术前MDT讨论,对王先生的病情进行精准评估。
  据了解,突如其来的新冠状肺炎疫情,导致血液库存量告急,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型手术的开展,也给肝移植手术的开展带来了新的难题。如何做到“少出血、少输血,甚至不输血”,成为肝移植团队面临的考验。针对王先生的现状,刘超副院长肝移植团队决定为其开展一台“零输血”的肝移植手术。
  手术过程中,由于王先生的肝脏与供肝同时存在肝动脉变异:供肝左动脉起源于胃左动脉,肝右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给手术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医院麻醉科团队全力保护器官功能,积极配合肝移植团队精细手术操作,并实施多项关键技术,如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床旁凝血监测调控等,保障手术安全。
  医院移植、麻醉团队通力合作,手术历经6个多小时,顺利将出血量降到了最低,整个手术过程出血量不到100毫升,术中输液不到4000毫升。术后王先生即刻可以清醒拔管,目前恢复良好。
  刘超副院长介绍,此次“零输血”手术的成功开展,得益于ERAS(加速康复)理念在整个围手术期的运用。通过围术期管理措施的细化,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情况,能够有效缩短术后下床及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
  肝移植手术成功,刘超副院长与患者相互点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