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3版: 读与写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个般情味已三年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1月07日
版次:
13
| 宋词小札 |
梦想西池辇路边,玉鞍骄马小辎轩。春风十里斗婵娟。临水登山漂泊地,落花中酒寂寥天。个般情味已三年!
闲把琵琶旧谱寻,四弦声怨却沉吟。燕飞人静画堂深。欹枕有时成雨梦,隔帘无处说春心。一从灯夜到如今。
——贺铸 《浣溪沙》(二首)
《浣溪沙》七言六句,上下两阕,句式变化甚微,平仄也同律诗。有人说,词中的《西江月》因句式平板,很难写好,这是事实。而《浣溪沙》也有同样问题,写时应掌握一些技巧,以免吃力而难于讨好。
这个词牌,关键句子在最末一句。不论要把意思收紧或荡开,都应付出全力。这一句写好了,上面五句就容易显出光彩;这一句写坏了,上面纵有好句,也会大为减色。杜撰一个名称,这句可以唤作“蝎尾句”。
试举一个例子: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戌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前五句虽然写得不算坏,也不见得特别出色;其中四五两句更是颇近平凡。却赖末句七字,其涵义深远,境界苍凉,于是前面的抒情写景都变得加倍深刻,整个调子也显得跌宕多姿了。
可见末句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贺铸的许多作品中选出这两首《浣溪沙》,正是想指出这种特殊的技法,引起初学者的注意。
前一首是感今追昔之作。上阕追想昔日在汴京同朋友们并马郊游,西池宴集,春风十里,仕女如云。极写繁华热闹。下阕转到现在,已经远离汴京,来到外郡。虽然也会临水登山,也会对花饮酒,可是情绪完全不同了。如今临水登山,只能勾引起漂泊的慨叹;落花时节,拿起酒盏,却感到无限寂寥。两句同过去构成强烈对比。然后再以“个般情味已三年”作咏叹式的结束,这样就把今昔之感加倍突出,飘零寂寞情怀也显得更沉重了。
后一首,把一个少女在元宵之夜偶遇一个男子,从此悬心系念的情怀曲折写出,技法已经很不错了。看它先叙少女闲弄琵琶,写琵琶声怨,写琵琶无声;又通过燕飞反衬楼中寂寞;再以“欹枕”带出少女思忆成梦,以“隔帘”显示情怀难诉,曲折幽微,步步深入;末了却以“一从灯夜到如今”七字猛然振醒。这七个字既点出思忆的来历,又说明思忆的积叠,使上面五句虚虚实实的情景一齐活跃起来和深厚起来。真不愧是画龙点睛之笔。
像这一类值得探究的技法,在诗词中是不少的。随手举例,如:形容句的重叠增强,像贺铸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景语的移放最后,像秦观的“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关键字眼的有意复叠,像范仲淹的“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万俟咏的“小雨一番寒,倚阑干。莫把阑干频倚,一望几重烟水”;咏物而用人事收束,像史达祖的“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以及句子的倒装,像王安国的《清平乐》上阕;篇法的讲究,像晏殊的《踏莎行》(碧海无波)等等。把这些摘出和加以分析,在提高写作技巧来说,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刘逸生
上一篇:
“鸡娃”到底是什么娃?
下一篇:
上一篇:
“鸡娃”到底是什么娃?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