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比喻义的“顶格”和“天花板”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1月21日版次:13
| 民间语文 |
  2018年10月17日,各地报纸报道了国家有关部门依法对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做出的处罚。有400余家报纸的报道里用到了“顶格”与“处罚、重罚”等构成的词组。一夜之间,“顶格”这个词突然红火起来了。
  “顶格”,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只有一个意义,指“书写或排版时,把字写在或排在横行最左边的一格或直行最上边的一格”。这个“顶格”,《宋史》卷七十就使用过。《汉语大词典》的“顶格”词条则列出两个义项。一个与《现代汉语词典》一样;另一个指“天花板”,例句摘自清代李渔《闲情偶寄》:“精室不见椽瓦,或以板覆,或以纸糊,以掩屋上之丑态,名为‘顶格’,天下皆然。”显然,这两个义项,难以解释“顶格处罚”“顶格重罚”等词组里的“顶格”。
  汉语“顶格处罚”等词组里的“顶格”是英语“ceiling”的直译。“ceiling”除了指“天花板”之外,还喻指“(规定的)最高(限度)、最大(限量)、上限、限制”等。“ceiling”的比喻义使用非常广泛,所以《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等都把它列为“ceiling”的一个义项。进入21世纪后,比喻义的“ceiling”借入汉语,有时就译为“顶格”。例如:
  (1)从已出台方案看,厅局级车补标准全部“顶格”执行,处级车补仅少数省份低于上限。据了解,顶格并不越格,但各地不能全按上限制定标准,地方车改须达7%的节支率。(《廉政瞭望》2015年第24期)
  (2)管道公司日前做出决定:……一旦发生事故,应该承当责任的,不论是谁,按照“顶格处理”的规定,都会受到从重处罚。当然,顶格处理不是目的,只是一种强化安全管理的手段。(《中国石化报》2017年1月5日)
  汉语比喻义的“顶格”组成词组时,除了修饰名词性成分,还经常修饰动词性成分。比如,例(1)的“顶格执行”。又如,“顶格惩戒暴力网红”(标题,《浙江日报》2018年9月12日)。“顶格××”词组,常见的还有“顶格利率、顶格罚单、顶格查处、顶格惩治、顶格重判、顶格罚款”等。
  有时,比喻义的“顶格”还可以用作动词。比如:“他们强调,这个‘顶格’一是处理力度要顶格,二是处理的职务层级要顶格。……处理力度顶格,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全员安全意识。”(《中国石化报》2017年1月5日)
  英语喻指“(规定的)最高(限度)、最大(限量)、上限、限制”等的“ceiling”,汉语有时直译为“天花板”,和“顶格”表义相同。比喻义的“天花板”组成词组时,可以修饰名词性成分,也可以受名词性成分修饰。例如:
  (3)药物指导价是“药物最高限价”,在业界也被称之为“药物的天花板价”。政府希望它能降低看病费用,缓解“看病贵”问题。(《人民日报》2010年5月19日)
  (4)对无证排水、向城镇排水管网倾倒施工泥浆、在城镇排水设施覆盖范围内未纳管排水、雨污混排等违法行为,逾期不改正的,一律予以顶格处罚,许多违法行为的罚款“天花板”从10万元升至了50万元。(《解放日报》2017年6月2日)
  比喻义的“天花板”一般不修饰动词性成分。  □高不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