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最新养猪政策透露了哪些信息?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8月12日版次:09
  8月6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17条意见。目标用5-10年时间,基本形成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猪肉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
  乍一看,养殖户又可以欢呼,国家出手扶持养猪了,行业有救了。但熟悉养猪政策的人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事情似乎没这么简单。
  非常巧合的是,上一次农业农村部牵头多部委共同发布扶持养猪的政策也是发布了17条,而时间则要回溯到两年前。2019年8月31日开始,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银保监会等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多部门相继印发文件,出台17条政策措施支持生猪生产发展。其中就包括养殖用地、禁养区划定、良种补贴等多方面的强力措施。
  然而2019年8月的行业情况与现在可谓大相径庭,正值产能缺口严重,猪价屡创历史新高之际。国家出手扶持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恢复产能,越快越好。而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养猪业的复产任务已经提前完成了。
  很明显,现在的政策基调已经从生猪复产转向生猪稳产,而稳,不仅要稳涨,也要稳跌。在农业农村部答记者问环节中也提到,以正常年份(2017年)猪肉产量5500万吨为参照,设定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4300万头、最低保有量4000万头。
  显然,按照逆周期调控机制的方向,短期内,政府会尝试不同手段让猪价尽可能恢复到成本线以上,避免养殖户的连续亏损。
  常用的调控手段,除了冻肉收储之外,最受关注的就是冻肉进口的控制。2020年中国猪肉进口量达到439万吨,创历史新高,占全年猪肉产量4113吨的比例也首次超过10%。而这次新政也明确了要以95%的猪肉自给率作为目标。即便以正常年份5500万吨位参照,5%的进口量也就是275万吨。据海关数据,今年上半年猪肉进口量已达230万吨。也就是下半年理论上只应该再进口45万吨猪肉,将大幅减少。事实上从逐月数据来看,进口肉也的确是持续下滑。进口肉的减少,对于猪价也必将是重大利好。
  此外,本次新政也再次强调了各地不得超越法律法规规定随意扩大禁养区范围,不得以行政手段对养殖场(户)实施强行清退,切实保障养殖场(户)合法权益。这对于本身各项环保和审批措施都更为正规的大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利好。
  可以说,国家这次出台的新政,不再是单纯的希望猪多或者少,而是希望能够为中国养猪业的发展建立长效健康发展的机制,尽可能熨平“猪周期”波动,给所有真正想长期投身养猪业的人吃一颗定心丸。    □吴昊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