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丰收节要让农民更有获得感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9月25日
版次:
02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在这硕果累累的秋分时节,南粤大地迎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第一个丰收节。“庆丰收、感党恩”,广东以高质量办好丰收节为契机,汇集更强大力量,开启广东乡村振兴新征程。从珠江三角洲到粤北山区,从粤东平原到粤西海滨,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庆祝活动,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幸福感。
自2018年国家首次为农民设立节日,到今年《乡村振兴促进法》以法律形式将中国农民丰收节固定下来,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三年来,中国农民丰收节已成为农民的欢乐节、农业的嘉年华、丰收的成果展、乡村文化的大舞台、城乡融合的聚合剂、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三年来,中国农民丰收节已逐渐成风化俗、深入人心,成为亿万农民自己的节日、中华农耕文明的符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窗口。
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要将党和国家的政策落到实处,形成重农强农的工作格局。近年来,广东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完善“1+1+N”乡村振兴政策体系,三农优先保障持续加大。今年丰收节前夕,广东21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纷纷录制视频为农民朋友送上节日祝福。各级党政领导对三农工作可谓空前重视。办好今年的丰收节,其核心要义就是凝聚全社会力量,进一步激发全省农民奔向美好生活的干劲,将党和国家的三农政策落到实处,共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要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让农民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丰收节的主角是农民,也是全民的节日。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孕育了灿烂厚重的农耕文明,各地要用好丰收节这个载体和平台,开展一连串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节庆活动。丰收节虽是农民的节日,但它不应演变为少数人的自娱自乐。各地要突出特色,吸引城乡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农事体验等节庆活动,进一步促进产销对接、打造农业品牌、活跃城乡市场、拉动乡村产业,让农民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要在全社会形成爱农助农的氛围,吸引更多新农人服务乡村。亿万中国农民以其朴素勤劳、善于创造的精神品质,托举起中国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就。我们在丰收节致敬农民、礼赞丰收,就是要感恩农民的辛勤付出、劳动创造,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农民的时代风尚。社会急速发展的今天,一批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不断涌现。这些返乡创业的先锋队,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而丰收节的系列宣传庆祝活动,将会感召更多新农人回归田野,让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变成一项光荣职业。
总之,丰收节不应停留在少数人的敲锣助兴,也不该满足于一天的表演欢腾。接下来,广东要利用好“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个三农领域的大IP,脚踏实地加油干,使其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让广大农民群众更有获得感。
上一篇:
下一篇:
“纸螃蟹”
上一篇:
下一篇:
“纸螃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