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纸螃蟹”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9月25日
版次:
02
| 漫谈 |
新闻背景:近日,央视新闻财经频道揭秘了“纸螃蟹”套路:一只螃蟹也没卖,每张蟹券却净赚100元。商家通过倒卖、回收蟹券赚取差价,蟹券正在成为某些商家的牟利工具。而且,消费者凭蟹券兑换的螃蟹没有品质保证,存在缺斤少两、货不对板、甚至还有出现死蟹的情况。(9月24日澎湃新闻)
@孟伟:“纸螃蟹”的套路已经昭然若揭,但令人无奈的是它仍然在大行其道。分析原因,大抵是对“纸螃蟹”还没有特别有效的反制措施。诚如业内专家所说,目前蟹券流通的数量很大,由于缺乏监管,当消费者无法兑换,或者兑换到的大闸蟹与蟹券承诺的规格、品种不一致时,相关权益难以维护。因为是预付式消费,卖方完全可以凭借信息优势,隐瞒真实信息或者编造虚假信息来牟利,螃蟹券很可能是个坑。
“纸螃蟹”套路不能一再横行了,要下大力气整治。有关部门要对螃蟹券这些预付消费模式加强监管,让消费者维权有法可依。电商平台要对各路经销商建立准入标准,缴纳足额保证金,甚至约定有效年限,不得随意下架,进而规避圈钱跑路现象。广大消费者要理性看待营销套路,切莫盲目跟风,为了面子而入坑。要知道,远低于市场价甚至成本价的螃蟹券本身可能就是陷阱。
@舒圣祥:对于“纸螃蟹”出现的证券化倾向,相关部门亟待加强管理。一方面,蟹券已然成为可以发行、流通、倒卖的变相有价证券,应否在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另一方面,蟹券是不是谁都可以发行,而且想发多少就发多少?更重要的是,“纸螃蟹”发行所得资金,应否纳入金融体系进行资金托管,防止别有用心者卷款潜逃?此外,蟹券极易成为送礼券、人情券、贿赂券,和购物卡、高尔夫卡等一样,有无必要为防治腐败实行实名制购买和流通?
提高蟹券发行准入门槛,挤掉蟹券超发“水分”,严打蟹券兑换以次充好,规范蟹券流通痕迹化管理,防止蟹券证券化倒卖炒作,加强蟹券发行资金监管,防范各种市场乱象……凡此种种,都需要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等进一步形成合力,系牢捆住“纸螃蟹”的监管之绳,不使其“横行”于市,扰乱秩序滋生风险。
@江德斌:如今,蟹券已成为消费套路“重灾区”,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很多关于蟹券兑换的问题。套路多多的“纸螃蟹”将消费者套进来,破坏了螃蟹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却养肥了发券商家。如果完全不加以规制,势必造成恶性循环。
“纸螃蟹”之所以在市场上“横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违约、违法成本低,发券商家所需承担的风险少。因此,应对“纸螃蟹”采取一定监管措施,比如商家需要以产定销、预售资金纳入第三方存管、商家不得提前提取预售资金、扣留一定比例的售后服务费等。由此,提高“纸螃蟹”的发行门槛,引导商家合规经营。
上一篇:
丰收节要让农民更有获得感
下一篇:
为端好“中国饭碗”贡献更大广东力量
上一篇:
丰收节要让农民更有获得感
下一篇:
为端好“中国饭碗”贡献更大广东力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