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1版: 健康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咳嗽五年多 竟是疝作祟
经腹腔镜修补食管裂孔疝获治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11月10日
版次:
11
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
通讯员 简文杨 唐小雨
五年沉疴,一朝得愈。60岁王阿姨反复咳嗽不愈,求医无数,不仅没有起色,长期用激素还增重了20斤。直到近日,王阿姨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做胃镜检查,才揪出了多年咳嗽的病因——食管裂孔疝。
经接受腹腔镜疝修复手术,王阿姨终于摆脱了久治不愈的咳嗽,术后第二天顺利出院。
胃镜揪出多年咳嗽元凶
反复咳嗽长达5年,尤其是到了晚上,王阿姨有时咳得连老伴都无法入睡。为了治病,她从县城到省城四处求医问药,西药止咳化痰、糖皮质激素喷喉、中药调理……各种方法都试了个遍,病情却一直没有起色。
王阿姨“久病成医”,药用完后就自行购买,五年过去了,因长期服用激素,她从“小蛮腰”变成“水桶腰”,足足增重20斤。
前不久,王阿姨感觉胃部不适,在女儿陪同下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做胃镜检查,发现患有食管裂孔疝。经该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陈双教授分析,王阿姨意外找到了自己咳嗽多年的元凶。
陈双教授解释道,食管裂孔疝(HH)与胃食管反流(GERD)这两种疾病堪称“孪生兄弟”——食管裂孔疝患者常合并胃食管反流,而胃食管反流最常见的病因是食管裂孔疝,西方国家将它们统称为GERD病。食管裂孔疝患者由于贲门关闭不牢,胃酸反流至食道,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反酸、烧心、胸痛等;胃酸反流至气管,容易引起咳嗽、哮喘;也有患者胃酸反流到耳朵,引起中耳炎。
腹腔镜疝修补隔天出院
那么,食管裂孔疝怎么处理?陈双教授介绍,人体胸腔与腹腔之间有一块重要的肌肉——膈肌,食管穿过膈肌裂孔处与胃相连,此裂孔即食管裂孔。正常情况下,食管裂孔刚好容纳食管通过。如果腹腔内压力增大或食管裂孔周围结构过于松弛,腹腔内脏器通过食管裂孔进入胸腔,就形成食管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40岁以下人群的患病率低于9%,5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上升至38%,而70岁以上人群可达70%。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构成食管裂孔的肌肉组织出现萎缩、膈食管膜弹力组织的弹性有所减退,进而导致裂孔增宽,于此同时,固定食管的有关韧带松弛,固定食管的能力减退,使食管在腹压增高时容易滑入胸腔。
食管裂孔疝和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病。一般认为,长期存在胃食管返流的患者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胃底折叠手术,相关技术目前已十分成熟。根据食管下端括约肌的位置与功能进行胃底折叠,并对伴有食管裂孔疝的患者做裂孔疝的修补。
胃底折叠根据食管测酸测压结果选择360°、270°或180°折叠,食管裂孔疝是否需要补片修补则由术中测量的食管裂孔大小、膈肌厚薄、腹腔内压力大小决定。简言之,就是把食管裂孔这个松弛的“门”修复牢固,恢复其抗反流功能。
经完善检查和术前准备,陈双教授为王阿姨施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肚皮上仅有4个小孔,术后不用放置胃管,也无需放置引流管。王阿姨术后第二天就顺利出院了,轻松摆脱了久治不愈的咳嗽。“想不到我看了五年的病,在这里仅用3天就搞定了!”出院前,王阿姨紧紧握住陈双教授的手感激地说道。
胃食管反流可引发咳嗽
陈双教授表示,胃食管反流病临床发病率非常高,美国数据显示为18.1%,随着经济发展、国人饮食结构日益西化,该病发病率也逐渐向西方靠拢。在平时门诊中,上腹不适、胃痛、烧心或者消化不良的患者非常多见,另外,胸闷、慢性咳嗽、慢性咽炎等非胃肠道症状也可能是由胃食管反流所致。
胃食管反流的发病过程通常时间较长,起病往往不明显,症状包括嘴、喉部有酸的感觉,上腹灼热感,口臭,胸口痛,还可伴有恶心、呕吐,或存在呼吸道的问题,它的并发症包括食管炎、食管狭窄和Barrett食管。
根据胃食管反流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包括单纯改变生活方式,联合药物、内镜或手术治疗。
改变生活方式:包括减重、抬高床头、睡前至少3小时避免进食。
药物治疗:GERD的药物治疗包括按需服用或每日服用药物。常用药物是抗酸药、H2受体拮抗剂和PPI(质子泵抑制剂),具体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建议自行购药服用。
外科治疗:抗反流手术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合并疝)能够以机械的方式增强抗反流屏障。数据显示,GERD典型症状的手术有效率达90%以上,食管外症状抗反流手术的有效率达80%以上。
内镜治疗:内镜技术是GERD患者的另一种治疗方案,其机制是增强抗反流屏障,包括食管射频治疗、经口无切口胃底折叠术等。
食管裂孔疝
上一篇:
下一篇:
中药茶饮防感冒
上一篇:
下一篇:
中药茶饮防感冒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