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以工代赈”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3月02日版次:02
| 漫谈 |
  新闻背景:3月,一批新规开始施行。111个药品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版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保卫碧水蓝天;化妆品监管新规加强儿童化妆品等产品抽样检验……更完善的法治,更安心的保护。新修订的《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于3月1日起施行。
  @吴睿鸫:新版《管理办法》与2014年版相比,提出了新的综合赈济模式。新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用于实施一批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广“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管护岗位开发”和“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资产折股量化分红”等综合赈济模式。
  综合赈济模式最大亮点是,除了通过劳动发工资,还涉及就业技能,以及进行一定的培训,可以想见的是,相关部为参加以工代赈项目的人员,通过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授之以渔”,那么,这个项目结束之后,即便没有了以工代赈,这个群体也能凭借一技之长,获取新的工作。
  当然,以工代赈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既要正确引导社会组织、民营企业、金融部门等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以工代赈公益性项目,又要保障执行层面,不跑偏,不变形,力避出现“优亲厚友”和项目腐败等问题。唯有如此,才能让以工代赈真正成为“造血式”帮扶的“助推器”。
  @鲁阳:以工代赈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以工代赈资金使用管理,做好项目实施工作,是确保以工代赈发挥实效的题中应有之义。国务院常务会议就以工代赈提出明确要求:一是政府投资重点工程要在确保质量安全等前提下,能用尽用以工代赈;二是在重点工程配套设施建设中实施一批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劳务报酬占中央资金比例由原规定的15%以上提高到30%以上;三是在项目前期准备和建设各环节明确以工代赈任务要求,督促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三项要求,分别从实施范围、投入保障、报酬发放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显示出通盘考虑、一体谋划,确保以工代赈取得实效的决心。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各地务须准确把握以工代赈在实施范围、收益对象、建设领域、赈济模式、资金渠道等方面的政策要求,结合基层实际破解政策落实、项目管理、组织群众务工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真正发挥出“造血式扶助”的功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