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乡村文化振兴 呼吁更多下里巴人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3月02日
版次:
02
| 兴农评 |
最近,文旅部公布了一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来自惠州市博罗县的《村歌唱响新时代,“一村一歌”激活乡村文化活力》上榜。自2019年开展一村一歌乡村文化建设工程以来,博罗县已创作了近200首原创村歌。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支持乡村自办群众性文化活动”。而村歌讲述着本村的历史文化、乡风民俗和风土人情,赞美着家乡建设取得的成就和新时代的崭新面貌,饱含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无疑是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村之歌,自然要能代表一村气质。“神岭山下,碧水河畔,黑土地上四季花香”,唱的是石坝镇乌坭湖村;“郭外东江奔入海,观背开心迎客来”,唱的是罗阳街道观背村。为了推广村歌,博罗县音乐家协会与东江艺术团开展“一村一晚”文化惠民巡演活动。每到晚上,博罗不少乡镇的文化广场都会响起朗朗上口的村歌,这些充满浓浓“泥土味”的村歌深受村民欢迎。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各地农村自发组织起了多元化的文化体育活动,包括村歌、村晚、丰收节、广场舞、趣味运动会等,既能展现极富地域特色的农耕农趣农味,又反映了村民生产生活特点和当地人文底蕴、乡村民宿等特色,为乡村文化振兴赋予新动能。
博罗“一村一歌”的探索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好模板。这也提醒了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大地,立足火热实践,创作出更多“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兼具艺术性、乡土气息的好作品,鼓舞广大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黄旭君
上一篇:
“以工代赈”
下一篇:
从农产品进出口规模看广东农业的实力与潜力
上一篇:
“以工代赈”
下一篇:
从农产品进出口规模看广东农业的实力与潜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