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9版: 水产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总产量400万斤 盐碱鱼肥“丰”景好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10月10日
版次:
09
近期,甘肃在盐碱地上养出高品质罗非鱼,卖价高于市场价,引发人们关注。盐碱地在全世界分布广泛,一度被称为土地的“绝症”。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曾有近27万亩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危害,昔日盐碱滩如今成为产量颇丰的大鱼塘。
“经过4个月的养殖,我们的罗非鱼已经迎来了第一批丰收,销售价格达到每斤6.5元,每方水的产量可以达到100斤-120斤,产量可观。”景泰海景洲渔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梁玉琴介绍,在盐碱地上进行工厂化车间建设,利用盐碱回归水进行养殖,可变废为宝。
据了解,从2016年起,当地就在实地调研基础上,提出了“挖塘降水、抬田造地、渔农并重、修复生态”的思路,发展水产养殖的同时改善盐碱地。
“我们水循环系统分为内循环系统和外循环系统,对盐碱水进行处理,达到鱼类养殖标准。也在工程化系统里面做了一个供氧系统,在高密度的情况下保证氧气。”景泰海景洲渔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梁玉琴介绍。
现在,景泰县发展起占地2000亩的盐碱渔业产业园和“千亩渔农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全县共有苗种繁育基地6处,罗非鱼、鲟鱼等7类名优品种陆续落户盐碱滩,收成颇丰。
截至今年9月底,景泰县以渔治碱利用和治理盐碱地面积达2万亩,盐碱渔业养殖面积达1万亩。经过估算,今年全县盐碱渔业总产量和总产值预计分别可达400万斤、5600万元。
□乔丽霞 张晰 刘生武
上一篇:
养殖娃娃鱼跌至20元/斤
下一篇:
海南打造种源自主可控的水产“中国芯”
上一篇:
养殖娃娃鱼跌至20元/斤
下一篇:
海南打造种源自主可控的水产“中国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