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下跌6元/斤 鳜鱼行情走弱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10月10日版次:09
  近期,鳜鱼的价格持续下跌,最高下跌6元/斤。广东偏大鱼逆势上涨,迎来小幅度涨价。
  中秋、国庆假期结束,消费市场疲软,鳜鱼消费需求下降。在双节来临前,很多养殖户对双节期间鳜鱼价格十分看好,但结果却出人意料,鳜鱼价格持续下跌。
  广东地区鳜鱼价格下跌幅度波动大,不同规格的鳜鱼价格基本在30元/斤左右。但佛山南海规格为0.8-1斤的鳜鱼价格只有25元/斤,与节前相比下跌6元/斤。中山地区的标鳜价格也跌破30元/斤,目前标鳜3成价格为26元/斤,标鳜5成价格为27.5元/斤,最高下跌5.5元/斤。广东地区三成中鳜和两成中鳜逆势上涨,又涨回至31元/斤。据了解,目前广东省外上市新鱼规格普遍在0.8-1.4斤,偏大规格的鱼供应紧张,因此广东地区三成和两成中鳜价格回涨。
  江苏、安徽两地的标鳜价格也持续下跌,但相对稳定,价格在29-30元/斤。湖南、湖北以及广西等地标鳜下跌幅度一致,基本每周下跌1-2元/斤。两湖地区的标鳜价格在30元/斤左右,广西地区标鳜价格则在32-34元/斤。
  今年8月份,主产区标鳜的塘头收购价接近70元/斤,与现在的鳜鱼行情形成巨大对比,主要原因是市场供不应求,商品鱼供应出现断层。
  据悉,鳜鱼养殖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上一年秋季投放的尾苗到第二年的5-6月份,达到中鳜规格上市售卖;第二年年初投放的头批苗,到6-7月份时达到标鳜规格上市售卖;在两个时间节点之间出现鳜鱼上市空档期,市场上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价格就会上涨,甚至达到一年的最高价。
  据记者了解,2023年标鳜塘头收购价逼近70元/斤,另一个原因就是气候,今年年初寒潮低温、高温酷暑、暴雨洪涝,给鳜鱼养殖带来极大损失。今年初南方地区经历大范围的暴雨,洪水冲击造成湖北武汉以及江西九江等地养殖场鳜鱼“逃逸”,鳜鱼养殖量大幅减小。在养殖季节性和气候两点原因的综合作用下,今年上半年鳜鱼产量极为短缺,标鳜收购价创造新纪录。
  业内预计,下半年新鱼陆续上市,价格回落。目前一些养殖户表示,鳜鱼市场价格不好,鳜鱼存塘量大,资金压力大的情况下,就加大出售量。资金压力小,就一点点出售,留一部分到明年开春卖。同时也有养殖户表示,加工厂开始收购鳜鱼,看是否能够抓住收鱼机会,迎来最后一波好行情。
□杨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