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1版: 健康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撸猫”需谨慎 当心“猫抓病”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12月19日
版次:
11
近年来,“撸猫”“吸猫”成为爱宠一族的招牌动作,与此同时,人畜共患疾病的暴露及发病风险随之增加。近年来,猫抓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极高。那么猫抓病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呢?
34岁的朱先生在“撸猫”时被抓伤了手背,当时有出血,但朱先生考虑是家养猫,没有及时就诊,也没有打疫苗。10天前,朱先生突然发热不退,腋下出现乒乓球般大小的肿块。
于是他来到医院就诊,医院 感染科结合患者猫抓伤流行病学史,且在抓伤同侧淋巴结肿大,首先考虑猫抓病。在与患者充分沟通的前提下,感染科对患者进行多项检查,淋巴结活检病理结果等提示猫抓病。8天后,患者经治疗后复诊,局部淋巴结明显缩小,疼痛感消失。
江苏省中医院紫东院区感染科副主任车军勇医师介绍,猫抓病(CSD)又称猫抓热,是汉氏巴尔通体菌感染所致的自限性疾病。这是一种革兰阴性的杆菌,通常是由猫抓伤、咬伤引起或与猫密切接触后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不传播。常见症状为皮肤损害、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可能发热,伤口处皮肤可有红肿、疼痛等。部分患者还会食欲不振、咽喉痛、头痛、背痛、关节痛等。
专家提醒,理想情况下,应在暴露后即刻接种狂犬疫苗。对于从事有狂犬病暴露风险的职业,或因爱好而有狂犬病暴露风险的人群,应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预防。
□紫牛
上一篇:
反复泌尿系感染 一查竟有“4个肾脏”
下一篇:
冬季进补 两款食疗方
上一篇:
反复泌尿系感染 一查竟有“4个肾脏”
下一篇:
冬季进补 两款食疗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