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预制盆菜销量火爆 餐饮巨头竞相布局

传统粤味乘预制菜产业东风走向全国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2月03日版次:09

  广式盆菜制作技艺区级非遗传承人游顺发进军预制菜。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思敏
实习生 王莹莹

  饱满弹牙的鲍鱼、滑嫩弹韧的海参、软糯可口的鹅掌……象征“盆满钵满”的盆菜是大湾区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而在广式盆菜制作技艺区级非遗传承人游顺发看来,数百年的盆菜早已突破广东地域,成为大江南北喜庆团圆的餐桌美味。
  记者了解到,瞄准年夜饭市场,今年广州酒家、和苑酒家、全聚德等品牌纷纷推出预制大盆菜礼盒,消费者在家也可享受到与堂食一般无二的菜品,温情不减,美味加倍。据统计,预制菜已成为中国消费者新春礼盒十大选择类型之一,其中,预制大盆菜礼盒销量最好。
不同习俗产生多样需求
  在广东,年夜饭更大多都是盆菜的天下。盆菜的制作通常是就地取材,丰俭由人,因此也造就了琳琅满目的各地特色盆菜。
  客家盆菜一般也称为“大盘菜”,源于客家人传统的“发财大盘菜”。客家盆菜具有客家菜系“咸、肥、香”三大特点,集十几种滋味混为一体,广受大众所喜爱,还被誉为“客家第一盆”。作为客家盆菜的中流砥柱——客家焖猪肉更是有着“家肥屋润”的好意头。
  “莞香盆菜一开,好运自然来!”来自东莞本土的“长安大盆菜”2009年入选第三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长安大盆菜不仅食材丰富、汤汁浓郁,口感甜咸适中,更接东莞地气。其中必不可少的一味烧鹅,更是满足东莞人对“大富大贵”美好寓意的追求。
  在繁华的香港,元朗围村的盆菜已成为整个香港市民对于年夜饭的共同记忆。上世纪6、70年代,来到香港围村的客家人把美味的大盆菜也一起带了过来。香港人减少了过咸过重的客家菜品,取而代之的是鲍鱼、海参等高级食材,并将猪肉汁换成鲍汁,整体调味偏向粤菜的风格。2017年,盆菜被列入首批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中。
  游顺发表示,如今盆菜已成为大江南北喜庆团圆的餐桌美味,而食材也根据不同地域的饮食习惯而进行着改变、创新。近年来,游顺发在传承传统盆菜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盆菜做成预制菜,让其成为老百姓日常餐桌上的大众美食。
预制盆菜成春节“新宠”
  春节临近,越来越多人希望在举家团圆的日子里能够解放双手,轻松享受新春佳节。
  随着经济回暖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提升,广州酒家、和苑酒家、全聚德等知名餐饮品牌也已于各大电商平台纷纷上架了“年味致臻盆菜”“鸿运当头鲍鱼盆菜佛跳墙”“镇桌盆菜全家福佛跳墙”等多款预制盆菜年货礼盒产品,且均位列各自旗舰店热销榜单。其中,来自顺德的广东品珍鲜活科技有限公司,其推出的“御鲜锋”品牌旗下的“天下一盆”大盆菜一上线即爆款,更是入选“广东预制菜十大名品”,成功将世界美食之都的佛山味道带出去。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新春礼盒消费者行为洞察报告》显示,预制菜首次成为中国消费者新春礼盒十大选择类型之一。
  记者也发现,在淘宝搜索关键词“年夜饭”,销量靠前的大多是预制大盆菜礼盒,如位居“淘宝盆菜热销榜”首位的“德叔鲍鱼佛跳墙年夜饭大盆菜礼盒”,平台显示已售出超过10万份,更有超过4千名回头客回购该产品。
  “我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这一道寓意团圆美满的盆菜,可以走到更多的地方,走进更多家庭的日常餐桌,而且代代不息。”游顺发说。预制菜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越来越多的企业搭上了这趟预制菜发展的快车。从现做现吃的传统盆菜到现在真空包装的预制盆菜,预制大盆菜将老广记忆密封在了包装内,助力广东味道香飘万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