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秸秆烧不烧?应当细思量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3月14日
版次:
02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名代表委员提到了“秸秆焚烧”不宜全面禁止,因为这导致了农作物的病虫害加重。国际农业教育科学院院士、黑龙江省农科院原院长、二级研究员韩贵清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秸秆焚烧不会造大气污染,而且有助于抑制病虫草害,增加粮食产量。(3月11日《新京报》)
在很长时间内,农民对于秸秆的处理都是采取焚烧的方式,秸秆焚烧污染环境,带来空气污染,危害身体健康,还可能引发火灾。秸秆焚烧形成大量的烟雾,降低能见度,还会影响交通安全。近年来,各地严抓秸秆焚烧问题,秸秆焚烧现象得到了有力遏制,对改善大气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物极必反”,在一些地方秸秆焚烧政策又带来了农作物病虫害加重、化肥农药用量增加等问题。正因如此,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有多名代表委员认为不宜全禁“秸秆焚烧”。
其实,秸秆焚烧的好处也有不少,比如及时焚烧秸秆,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焚烧的草木灰还可以作肥料,这都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秸秆焚烧有弊有利,关键要能平衡好利弊。该重新审视秸秆禁烧政策了。目前在一些地方已经实行有条件焚烧秸秆的政策。
与禁止秸秆焚烧政策可相比较的是禁燃禁放烟花爆竹政策。燃放烟花爆竹,会在短期内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还会带来噪音污染,而且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容易造成火灾和人身伤害。要看到,我国民间在重大节日等节点有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这样的传统根深蒂固,代代传承。对此,一些地方开始权衡民风民俗与民众安全、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在两者间寻找平衡点,对烟花爆竹由“放”到“禁”到“限”。
“一刀切”的秸秆禁烧该摒弃了。对于秸秆焚烧,也可以像针对烟花爆竹一样,采取“禁改限”的政策,开展秸秆有序焚烧,如“允许发病稻田秸秆有条件焚烧”,把焚烧秸秆带来的空气污染等副作用减到最低,做好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管理等等。这也考验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对于秸秆焚烧问题,不宜再采取“一刀切”式的管理,而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安排。要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做到秸秆有序焚烧。
秸秆是否焚烧,各地情况或有不同,需要各地相关部门能够因地制宜,进行科学评估,比如评估秸秆焚烧对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秸秆禁烧又将会带来哪些副作用等等,要权衡两者间的利弊,兴利除弊,有针对性地制订应对政策。“有条件焚烧”或是秸秆处理的“正确打开方式”。治大国若烹小鲜,秸秆禁烧的火要“烧好”,不能过火,也不能“差火”,要掌握好火候,要恰到好处,不能再无差别焚烧了,这给各地相关部门提出了新考题。
(作者戴先任,时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假证”
上一篇:
下一篇:
“假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