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1版: 文化室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AI一天 人间一年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3月14日
版次:
11
网上购物,也有AI帮忙。 视觉中国供图
2023年,大多数人因为一个ChatGPT的聊天软件而对AI(人工智能)有了最切身、直观的了解——大概就是一个非人却有类似人类智慧的虚拟却又真实的存在。
2024年,或许将有更多与AI相关的事物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比如购物时可以用AI软件试穿新衣,编辑亲人相册时可以用AI软件一键生成完美相册,甚至年终总结时,只需简单几句吩咐,AI软件几秒钟便会输出一份独属于你的工作报告,完全不用你亲自去搜集材料、组织语言……
坊间已有“AI一天,人间一年”的说法。这是因为它实在带给我们太多便捷,节省时间且相当高效,这是它对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人类最致命的吸引力。
Writerbuddy的一项最新调查报告,利用SEO软件SEMrush分析了此前已出现的超过3000种AI工具在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间的访问量,得出的结论让人咋舌:
2022年9月,AI应用当月访问量为2.418亿次,而到了2023年8月,AI应用一个月的总访问量已经飙升至28亿次,增幅近11倍。
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间,排名前50的AI工具共吸引超240亿次访问。
从受欢迎程度来看,AI聊天应用无疑访问量最大,访问量达到191亿次,其中ChatGPT的访问量便达到140亿次,排名第一,占总访问量的60%以上。
在访问量最大的50个AI工具中,“图像生成”应用占比却最高,共计14种。
此外,“AI聊天机器人”应用占8种,“AI写作生成器”应用占7种。“视频生成器”和“语音与音乐”类别应用各有5种,“设计”类别包含4个工具。
从各国统计数据来看,美国的AI应用访问次数最多,共计产生55亿次访问,占总流量的22.62%;其次是印度和巴西;欧洲各国共有39亿次访问。中国的AI应用访问量排名第47位。
从性别来区分,则有69.5%AI应用访问者为男性,女性用户仅30.5%。
报告中还分析了这12个月间不同AI应用的流量峰值,得出的结论是,虽然峰值起伏较大,比如2023年3月份在达到41亿次访问量的高峰后,又有一次大约有12亿次的访问量流失,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AI工具的持续关注。
报告中说:“AI技术的发展有其独特性,有别于历史上的其他技术浪潮,即使在经历12亿次访问量的回落,人们依然对AI兴趣不减。”
喜欢购物的你或许已经发现,最近,阿里出品的一款软件,实现了AI模特试衣功能的提升,仅用一张图片,就能让你化身AI模特,动态模式试穿任意衣服,连衣服折皱都会根据不同面料进行合理变化;喜欢刷抖音的你可能也看到,有人用AI软件换脸,可以让马斯克大跳“科目三”舞……
AI应用在短短几年里,已经在以令我们大开眼界的速度不断升级,不断贴合我们的日常生活。未来,还会有怎样的惊喜?
新年伊始,互联网数据中心(简称IDC)发布了《2024AIGC应用层十大趋势》白皮书。AIGC即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指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大型预训练模型等AI技术方法,通过已有数据的学习和识别,以适当的泛化能力生成相关内容的技术。
这份白皮书从产业方向、应用形态和市场影响三个方面定位十大AIGC应用新趋势。据此我们看到,AI Agent(智能体)、专属模型、超级入口、多模态、AI原生应用等将成为2024年AIGC应用趋势中的关键词。
行业人士看到了许多兴奋点:
比如,AIGC正在工具化。它的强大能力将在产业需求引领下,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效率提升,大量AIGC工具的出现,将为每个人或每家企业创建无数个效果独特的AI应用模型,让我们拥有完全个性化的AI助理,最终,人机协同将成为我们工作、生活的新常态。或许很快,各行各业的竞争格局就将因此而重塑。
又比如,AIGC将带来很多新工种。IDC报告中预测,到2026年,2/3的云应用将使用AI,预计将有高达八成的企业需要AI熟练工,新兴的岗位如数据采集专家、数据标注师、定制化AI模型开发者等,都将成为炙手可热的新职业。
未来,或许只有掌握了AI技能的人才能更有竞争力。
□克莉斯汀
上一篇: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下一篇:
《长安的荔枝》开机 剧中荔枝来自广东
上一篇: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下一篇:
《长安的荔枝》开机 剧中荔枝来自广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