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读懂“春假”呼声背后的真实关切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3月21日
版次:
02
近期,国内多所高校发布通知,为学生们“放春假”。有的学校假期长达9天。其中人民大学将4月28日至30日定为春假,该春假与劳动节假期连在一起可让学生连休8天。有学校表示设立春假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学生放松身心。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专家表示,春假可以帮助学生和老师们更好地休息,调整学习和工作节奏。学生还可以利用春假去进行学术实践或者外出旅游。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中,青年学生肩负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和未来就业的挑战。长期的高强度学习可能削弱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其身心健康带来长期的不利影响。高校设立春假,无疑是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短暂的“喘息之机”,使他们得以从学术的海洋中暂时抽身,进行必要的身心恢复和调整。
更深刻的是,春假的设立并不仅仅是对学生身体疲劳的缓解,它更是学生精神世界的一次重要“充电”机会。在此期间,学生可以远离校园的封闭环境,走进自然,接触社会,这对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春假也是加强学生家庭关系、深化朋友间交流的宝贵时光,这对于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样至关重要。
意气风发少年时,鲜衣怒马似锦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春假的设置对学生而言是一场心理压力的“减负”,它有助于预防和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自然环境的环绕下,学生可以有效降低自身的压力水平,减轻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同时,通过春假期间的各类活动,学生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提升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教育专家认为,春假的设立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在非学术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探索个人潜能,这对于创造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同时,春假也是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一种锻炼,他们需要学会如何合理规划时间,平衡学习与休闲的关系。
总的来说,高校放春假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积极改革,它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为他们提供了全面发展的空间。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这一举措显得尤为重要,它体现了教育对学生个体差异和需求的关注,以及对教育质量和学生福祉的追求。而春假的设立,正是对学生的一次温暖拥抱,是对未来教育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
展望未来,期待看到更多学校能借鉴并实施春假制度,使其成为高等教育中常态化的一项制度安排。有理由相信,通过这样的举措,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最终培养出更加健康、全面、充满活力的新时代青年,他们将以意气风发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作者叶雨,媒体人)
上一篇:
下一篇:
“改装”
上一篇:
下一篇:
“改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