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AI宫颈癌筛查系统 提升诊断准确率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6月06日版次:06
  2020年,全球新确诊了60余万例宫颈癌病例,超过34万名女性因此病去世。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在《自然-通讯》发表最新科研成果,科研人员开发出一款名为AICCS的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系统。该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协助宫颈细胞学筛查,在提升诊断准确性的同时,诊断时间也从传统的人工阅片每张用时180秒缩短到约120秒。
  参与研究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专家介绍,定期筛查可以早期发现甚至预防宫颈癌,当前宫颈癌筛查方法主要包括宫颈细胞学筛查、HPV检测,其中前者因标本获取方便和高敏感性,被推荐用于常规人群筛查。
  开展宫颈细胞学筛查需要有大量的病理医师,但我国仍存在较大缺口,尤其是二甲及以下医院病理医师较为短缺且经验不足。基于这一现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专家将目光投向人工智能技术。
  在这篇发表于5月22日的论文中,该院细胞分子诊断中心研究团队和肿瘤内科研究团队详细介绍了AICCS。科研人员利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及经验丰富的细胞病理医师的专业知识,精准标注宫颈细胞学的全数字扫描切片(WSIs),完成检测全过程。
  经研究,与单独的细胞病理医师相比,AICCS辅助下的细胞病理医师在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等多个维度均表现出显著提升。同时,诊断时间也被缩短,AICCS分析一张全切片图像的时间不到120秒,而传统的人工镜下阅片则需要大约180秒。
  在此基础上,为了在临床工作中方便使用AICCS处理疑难病例,团队还开发了一个基于云端互联网远程会诊平台,病理医生可以上传宫颈细胞学数字扫描图像到此平台,平台将进行分析并给出判读意见。
  参与研究的科研人员表示,结合5G网络和智慧医疗,AICCS的辐射效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有望缓解我国当前病理医师短缺及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惠及更广大的群众。
□南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