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卖一头牛倒赔七千元 肉牛养殖户陷两难困局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7月25日版次:07

  山东省阳信县流坡坞镇南街村的标准化养殖小区。

| 行情播报 |
  近期牛肉价格持续下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价格下跌,一方面消费者得到实惠;但另一方面,牛肉产业承受较大压力。
  下行压力下,肉牛养殖户受到哪些影响,面临的现实难题又该如何破解?
牛肉价6月同比跌13.4%
  统计显示,牛肉消费价格自2023年2月份进入同比下降状态,今年3月份起同比降幅明显加剧,6月份同比下跌13.4%。
  “一赔就是多少年的心血啊!”河北省隆化县偏坡营乡白银沟村养牛大户刘凤林向记者感慨。当地出栏价格从去年3月份开始下跌,去年6月份开始跌幅明显,目前出栏价格已降至12元/斤,“损失很大,卖一头牛基本要赔7000多元,就算以后行情变好了,没八年十年也赚不回来。”
  不仅是养殖户,肉牛屠宰企业也感受到了压力。河北承德北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的肉牛屠宰业务量基本与往年一致,但利润承压,“我们收牛的价钱是低了,但屠宰后产出的牛肉产品销售价格也在降,各个加工环节的成本却没有少。”该负责人说。
部分养殖户还款压力激增
  几位养殖户向记者讲述了当下的困境。选择现在低价卖出,就是认赔亏钱;不卖,就得养着牛、喂着饲料,意味着更多沉没成本。
  61岁的张万贵是山东省阳信县流坡坞镇南街村的养牛大户,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养牛需要玉米、豆粕、麸皮等,但这些饲料原料价格均未下降,混合饲料和玉米豆粕等成本合计1.45元/斤,一头西门塔尔牛每天吃15斤饲料,养一头牛一天的成本约25块钱。综合测算,母牛价格10元/斤,公牛14元/斤才能收回成本。但近期市场价格,母牛出栏价8块多一斤,公牛11块多一斤。
  价格明显低于养殖户的盈亏线。除此以外,养殖户还要面对贷款到期的压力。为匹配生产周期,近年来,多地推出针对肉牛养殖生产经营的贷款产品,多地贷款周期由常见的1年期间延长至3年。
  这在当时对养殖户形成了激励。刘凤林告诉记者,价格下降、销路受阻,良性循环形成了断裂。“牛卖不出去,贷款又到期,就麻烦了。”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杨春认为,部分养殖户还款压力激增,资金周转困难,开始被动减产或退出养殖,甚至一些优质的基础母牛被提前屠宰,“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我国肉牛养殖的根基,亟需采取应对措施。”
提供优质牛肉是竞争关键
  针对当下困境,受访专家认为,当务之急在于稳住养殖户信心,针对具体问题因时制宜调整支持政策。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稳定肉牛生产发展的通知》,提出要主动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推动存量贷款无还本续贷或合理展期。
  据悉,河北省隆化县农村信用社已根据养殖户活牛存栏量等情况进行续贷,以“借新还旧”的方式实现贷款展期,养殖户不会留下不良记录,也没有加息或罚息。山东省阳信县近日组织相关银行、属地政府召开协调会议。今年以来阳信农商银行通过续贷、“借新还旧”方式办理贷款3937万元。
  除了调整政策支持力度,受访专家表示,长远看也应从源头调整产品供给结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认为,提供稳定的、具有良好品质的牛肉是提升价格竞争力的关键。在本次全国性牛肉价格下降过程中,部分高品质牛肉产品(如高青黑牛肉、鲁西黄牛肉、吴川黄牛肉等)未受到明显影响。有的甚至在计划增加产量,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据新华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