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怀集扶溪村 古百越遗风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7月25日版次:11
| 历史文化村 |
  扶溪村,位于肇庆市怀集县西部盆地,隶属大岗镇连会行政村。据该村族谱记载:明天顺六年(1462年)中原战乱,石姓先祖由福建汀州迁居怀集威州城郊,择居现在的大岗镇连会行政村所在地。村名沿用原在此居住后南迁他乡的古百越一族的村名“扶溪”。该村地理条件优越,为怀集县粮产区,素有“吨谷村”之称。世居村民为石姓。该村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被认定为中国传统村落。
  武威堂古建筑群原貌保留完整,是怀集县目前保留较完整的整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堂屋,也是粤西北地区至今发现的保存规模较为大型的明代庄园。2013年被列入肇庆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扶溪村历来崇文尚武,在科举时代有武廪1人、庠生3人、广仕郎(副魁)1人、副贡1人、贡生6人。
  扶溪村居民虽然都是几百年前迁入的中原人后裔,但受源远流长的地域文化影响,民俗中保留着不少古百越族的文化遗存。
  该村族人的节日风俗活动有农历正月初一,在武威堂向祖先“上茶”和用“三牲”祭祖;三月初三,祭拜轩辕黄帝;五月初一,“端午祭”;十月初十,“太公节”等。
  武威堂是明清时期的“兵营式”大型民居群,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占地6000多平方米,整体呈正方形布局,主体建筑由五间七进堂屋、天井、后楼、正门楼、厢房构成。其堂与堂、堂与厢房之间以门相通,以巷相连,巷里有巷,屋内有屋,环环相扣,规模宏伟。富有特色的5个门楼,分别是东、南、西、北4个门楼与前门楼,建筑设计独特。墙楣粉刷“国家至上,军事第一”,堂中悬挂牌匾“副魁”“贡元”“进士”,体现出爱国、崇文尚武的教育意义。
□保亭

下一篇:扇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