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舌尖歪风”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9月19日
版次:
02
| 漫谈 |
新闻背景:中秋节将至,为狠刹“舌尖上的歪风”,强化警示教育,涵养新风正气,云南省纪委监委9月15日公开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9月15日新华社)
@魏顺庆: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纵观这些年落马的党员干部,不少人都是经不住诱惑、耐不住寂寞,从“吃吃喝喝”开始沦陷,在推杯换盏中陷入奢靡,最终成为人所不齿的阶下囚。
违规吃喝是大部分违规违纪行为的“导火索”,是腐化堕落的“催化剂”。一桌饭、两条烟、几瓶酒,貌似小事小节,丢掉的是党的优良作风,助长的是歪风邪气,败坏的是社会风气,最终吃掉的是信任,失去的是民心。决不能听之任之,必须拿出打持久战的决心,盯住不放、深化整治,持续释放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不给“舌尖上的腐败”隐形变异的空间。
@胡北:领导干部要有辨别“违规”的能力。少数干部称,不清楚究竟“哪些饭能吃、哪些饭不能吃。规定要再全一点、再细一些”。从实践看,持有这种观念的干部有的是“真糊涂”,有的是“假糊涂”,有的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中央八项规定实施1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禁止违规吃喝三令五申,各级各地陆续出台并逐步完善了公务接待、商务接待等政策规定。
但是,规定不能穷尽“违规”的所有情形,也不能涵盖方方面面。有的干部对党纪法规不上心、不学习、不了解、不掌握,党性觉悟不高,辨别能力不强。只要对照党性原则、对照廉洁自律准则、对照党纪法规,对“哪些饭能吃、哪些饭不能吃”就应该了然于胸。这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素养。
@韩思宁:节日期间,礼尚往来增多,党员干部“廉关”界线容易模糊,一不小心就被“糖衣炮弹”击中。要紧盯“关键少数”、重点场所、突出问题,强化明察暗访、监督检查,把纠治节日“四风”往深里抓实里做。密切关注借过节之机搞奢靡享乐问题的新情况、新动向,对披着人情往来外衣的作风顽疾、节日出行中的不正之风,打着礼尚往来旗号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借操办喜庆事宜敛财,以朋友、同学、老乡聚会名义违规公款吃喝、在隐蔽场所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宴请等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大力纠治“舌尖上的歪风”,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一严到底、绝不姑息。及时防治突击花钱现象,推动党政机关勤俭过节,确保厉行节约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上一篇:
数字游民时代的乡村新机遇
下一篇:
女方频繁闪婚 民政局要提醒吗?
上一篇:
数字游民时代的乡村新机遇
下一篇:
女方频繁闪婚 民政局要提醒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