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6版: 健康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不明原因视力下降 或是脑瘤发出“警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9月21日
版次:
06
专家为患者进行脑瘤切除手术。
在日常生活中,中老年人常常将视力下降归咎于老花眼、白内障或糖尿病眼底病变等常见眼部疾病。然而,当眼科检查排除了这些原因后,视力持续下降的现象仍令人困惑。此时,一个往往被忽视的可能性浮现出来:颅内鞍区肿瘤可能正在悄然压迫视神经,成为视力下降的幕后黑手。
68岁的李伯(化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长期患有糖尿病的他,近年来视力持续下滑,起初以为是老花眼、白内障以及糖尿病并发症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尽管接受了白内障手术并更换了老花镜,视力问题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愈发严重。直到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才在颅内鞍区发现了脑膜瘤的踪迹。这个肿瘤紧贴视神经,随着其生长不断挤压视神经,最终导致视力持续下降。
神经外科专家指出,颅内鞍区是视神经进入大脑的关键区域,也是垂体瘤和脑膜瘤等肿瘤的常见发生地。这些肿瘤往往进展缓慢,容易被忽视,直到视力严重受损时才被发现。许多患者在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单侧视力下降,随着肿瘤增大,双侧视力都可能受到影响。
专家强调,尽管鞍区肿瘤多为良性,但其影响不容忽视。若不及时治疗,不仅视力可能无法挽回,还可能引发头痛、恶心、呕吐等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即便眼科检查未见异常,也应高度警惕颅内肿瘤的可能性。
那么,如何区分视力下降是由眼部疾病还是鞍区肿瘤引起的呢?专家提供了几个判断线索:首先,视野变化是鞍区肿瘤的一个重要信号,可通过自我检查发现视野缺损或盲区;其次,鞍区肿瘤可能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此外,治疗效果也可作为鉴别依据,若眼科治疗后视力无改善,应考虑排查脑部肿瘤。
对于疑似鞍区肿瘤的患者,MRI是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脑部软组织及视神经周围的异常病灶。一旦确诊,治疗方案的选择需综合考虑肿瘤性质、患者年龄、健康状况及症状。对于症状轻微或无症状的老年患者,可密切观察和随访;而对于已出现视力下降等症状的患者,手术通常是首选治疗方案,尤其是年轻且健康状况良好的患者。当然,放疗也可作为手术的补充或替代方案,但效果因人而异。
在手术治疗方面,患者无需过度担忧安全性问题。随着神经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倍数显微镜下的精准手术已成为可能,能够在保护周围脑组织、神经和血管的同时,有效切除肿瘤。因此,选择正规大医院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进行手术是至关重要的。 □广日
上一篇:
2700名患儿得到手术救治
下一篇:
脊髓损伤治疗 有了新方案
上一篇:
2700名患儿得到手术救治
下一篇:
脊髓损伤治疗 有了新方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