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哮喘困扰男子3年 “元凶”竟是鼻窦炎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9月26日版次:06

  术前CT(上);术后CT(下):术后鼻窦炎症基本消失。

  48岁的李先生(化名)近年来饱受哮喘困扰,时常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夜间还会被憋醒,就连步行上3楼都十分困难。前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下称“广医二院”)就诊后,耳鼻喉科主任陈枫虹发现他同时患有慢性鼻窦炎和哮喘,上下呼吸道炎症相互影响加重,这才导致病情难以控制。
  陈枫虹提醒,约10%至20%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合并患有哮喘,两者互相加重,难以实现根治。“但这些患者可以接受扩大鼻内镜鼻窦手术,并结合长期局部药物治疗,有效减少复发。”她说。
手术打通鼻内通道
  在对李先生进行问诊的过程中,陈枫虹发现他在慢性鼻窦炎和哮喘外,还有“酒精过敏”史,一喝酒就会出现哮喘的发作。这让她想到了一类比较少见的疾病:阿司匹林加重性呼吸系统疾病。
  她解释说,慢性鼻窦炎为上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哮喘为下呼吸道炎症性疾病,上下气道炎症会相互加重,导致哮喘及鼻窦炎均很难控制。与此同时,患者还对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阿司匹林和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不耐受。“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并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和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可能进一步诱发哮喘,加重炎症。”陈枫虹说。
  为此,陈枫虹决定为李先生实行经鼻内镜下扩大鼻窦开放术(鼻窦轮廓化手术),彻底清理鼻窦里的炎症病变组织,再采取局部药物治疗,综合控制上气道炎症,减少对下气道的刺激,实现上下气道良性循环。
  陈枫虹打比方说:“可以把鼻腔鼻窦看作一个四室一厅的房屋,有些病人卧室的门坏了打不开,导致房间内的灰尘——鼻腔黏膜分泌物无法清扫,刺激产生鼻窦炎及鼻息肉。”传统手术则能够开放被堵塞的鼻窦窦口,保留较正常的筛窦气房及中鼻甲等结构,“拆掉坏掉的门,扩大通道,让房间恢复正常功能”。
  但李先生的鼻窦炎则是房间内的墙壁不断增厚并脱落脓性分泌物等“墙皮”。仅拆掉房间门,增厚的墙壁依然会重新堵塞。“经鼻内镜下扩大鼻窦开放术则是将房屋内所有的非承重墙全部拆除,把‘四室一厅’打通为一间整体的大房间,一方面不易堵塞,同时局部药物也更容易达到房屋的每个角落。”她说。
警惕鼻部不适症状
  术后,李先生鼻塞流涕的症状完全消失,嗅觉也明显恢复,哮喘症状得到了缓解,终于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但陈枫虹提醒,鼻内镜微创手术只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一个环节,围术期药物治疗十分重要。鼻窦炎术后患者需遵嘱规律用药,定期返院复诊。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成人慢性鼻窦炎发病率为8%,约有超过1亿患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头面部胀痛和嗅觉功能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等问题。严重者还可能出现球后视神经炎、骨膜炎、眶壁骨膜下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
  陈枫虹介绍,对于部分因解剖结构异常导致鼻窦难以通畅引流的患者,通过手术即可开放鼻窦通道,去除炎症黏膜,并结合药物使鼻腔鼻窦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达到根治的目的。
  “但在慢性鼻窦炎患者中,约10%至20%人群合并患有哮喘。”她说。这类患者因气道黏膜的局部免疫功能失调引发持续性炎症反应,使得鼻窦炎难以根治。患者需要在接受扩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同时,通过长期局部药物治疗控制炎症,才能减少病症复发。
□陈子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