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0版: 养殖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珠海海水种业产业园投产
年产海水苗种1亿尾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10月24日
版次:
10
聚焦海水养殖优势品种,打造海洋牧场特色产业。10月22日,在珠海市金湾镇飞沙村,“海发蓝色种业产业园(飞沙村基地)”(以下称“产业园”)正式交付投产。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培育高品质海水苗种1亿尾,将是华南地区最具规模的海水种业产业园之一。
该产业园由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以下称“海洋集团”)投资建设,首期投资8300万元,规划面积约212亩。园区内建设有5个现代化的育苗车间,车间总面积达2.4万平方米,拥有省内最大单体育苗车间。
园区可实现亲鱼保育、产卵受精、种苗孵化、种苗培育、饵料供应的种苗全链生产,投产后,每年可培育海鲈鱼、金鲳鱼、黄立鱼、石斑鱼等高品质苗种达1亿尾,基本满足珠海海洋牧场养殖的需求。不仅满足珠海本地养殖使用,还可为大湾区提供更多优质苗种资源,实现优质鱼种供应(选育、繁育、标粗)、种质资源开发(亲鱼保存、性状挖掘)等功能,争创国家级广盐性鱼类良种场,助力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
据悉,海洋集团与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国内知名种业科研团队达成合作,围绕海鲈、金鲳、石斑鱼、黄立鱼、马友鱼等优势品种,探索种鱼“海上繁养+工船南北繁育+海岛鱼卵孵化+陆基种苗培养+深海网箱养成”的海、陆、岛、船联动种业模式,打造深远海品种繁育全产业链闭环,开展海上深水网箱保种、工船南北繁育、竹洲岛种苗孵化、陆基飞沙种苗培养,隘洲、小蜘洲、横洲、三角岛牧场片区养成陆海岛联动发展模式,形成繁育养殖全产业链生态圈,全力实现“珠海苗”支撑“珠海渔”。
□孙岁寒
上一篇:
每年逾150万只俄罗斯帝王蟹入境
下一篇:
上一篇:
每年逾150万只俄罗斯帝王蟹入境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