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2岁幼童误吞磁力珠 超微创内镜手术取出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11月14日版次:06

  红色箭头为磁力珠位置。

  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儿科、胃肠外科等多学科团队成功为一名年仅2岁的幼童小琳(化名)取出了深藏在胃壁外腹腔内的磁力珠。这颗磁力珠是小琳在1岁时误吞的,由于位置较深且难以定位,此前已在当地医院通过胃镜取出11粒,但仍有1粒残留体内近1年。
  小琳在误吞磁力珠后,家人并未及时发现,后来她出现胃部不适、反复咳嗽、喘息和哭闹等症状。家长起初并未意识到可能是误吞异物,直到小琳2岁时咳嗽咳痰症状越来越严重,才带她到医院就诊。胸片检查发现胃区有串珠状致密影,结合既往接触史,医生判断可能是误吞磁力珠。
  当地医院通过胃镜共取出磁力珠11颗,但术后影像学检查提示体内仍残留1颗。由于这颗磁力珠位置较深,难以取出,家长带着小琳来到我院寻求治疗。
  该院儿科、胃肠外科、消化内镜中心进行了多学科会诊,考虑到小琳年龄太小,如何精准定位磁珠位置并在尽量避免较大创伤的情况下取出腹腔的磁珠成为治疗的难点。消化内镜中心李跃副主任医师建议利用内镜超级微创的优势取出磁力珠。
  手术团队首先通过超声内镜判断位置,发现残留的磁力珠已进入胃壁外的腹腔内,被小网膜包裹。在内镜中心刘婉薇主任、儿科杨敏主任及胃肠外科王俊江主任的指导下,制定了胃全层切开术+腹腔异物取出术的方案。
  手术过程中,医生团队通过胃镜进入胃腔,在超声内镜辅助下对磁珠进行定位,并通过精密的操作对胃壁全层切开进入腹腔。他们分离胃小网膜暴露磁力珠,然后用异物钳成功取出了体内的磁力珠。最后,医生通过内镜下金属夹闭合了胃壁的创面。整个手术过程小琳的体表没有任何伤口。
  该病例报道已被《内窥镜检查》(Endoscopy)杂志接收发表。李跃副教授介绍,“超级微创”与常规方法相比,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创伤、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降低减少。
  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消化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中已进入“超级微创、快速康复”的时代。超级微创是一种全新的内镜手术模式,能够通过消化道等自然腔道实现消化道肿瘤切除等目的,避免了传统外科手术创伤大的情况。消化内镜超级微创系列技术可以为患者提供新的诊疗途径,尤其在食管、胃、结直肠早期肿瘤的诊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省医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