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赌博村”变“禁赌示范村”,本质是乡村治理手段的进步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12月12日版次:02
| 来论 |
  浙江省宁波市西岙村,一个曾经因赌博而声名狼藉的村落,如今却以禁赌示范村的崭新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西岙村面海靠山,每到农闲、渔闲时段,村民便凑在一起打打牌,由此产生过“季节性”赌博现象。随着公安机关会同多部门深化打击治理工作,如今,这个曾经的“赌博村”焕然一新,变成了禁赌示范村。
  西岙村的蝶变,是公安机关与多部门携手重拳出击、深化打击治理的成果。面对农村赌博这一社会治理的顽疾,宁波警方没有止步于简单的打击,而是构建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治赌专项监测体系,精准施策,有效破解了农村赌博场地隐蔽、证据难固定的难题。海曙公安与“侦察兵”携手破获的“2·16”野外山林开设赌场案件,正是这一创新机制的生动实践。这一转变告诉我们,面对复杂多变的农村赌博形势,必须不断创新治理手段,以科技赋能,方能精准打击,净化风气。
  然而,打击只是手段,治理才是目的。西岙村的成功,更在于其综合治理、多元共治的新路径。红白事期间的赌博现象,一度是治理的难点。宁海县公安局力洋派出所通过设计温馨提示信,形成工作闭环,既体现了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的理念,又巧妙利用了乡土社会的熟人网络,实现了移风易俗与禁赌工作的有机结合。这一做法启示我们,乡村治理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形成政府、社会、村民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
  在禁赌的过程中,西岙村还注重以风尚引领,推动乡村文化的新发展。将曾经的赌博阵地改建为文化礼堂,举办体育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有效挤压了赌博的时间空间,更营造了浓厚的拒赌氛围。阿蛏嫂妇女反赌联盟等志愿服务队的成立,更是将禁赌工作转化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展现了乡村治理中群众力量的伟大。这告诉我们,乡村治理既要靠硬性的法律手段,更要靠柔性的文化引领,通过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从根本上铲除赌博滋生的土壤。
  西岙村的转变,更是经济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双重胜利。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岙村将村民的关注力聚焦于发展经济、勤劳兴业上来。比如,村民张美丽从沉迷赌博到忙于早餐店生意的转变,就是最好的证明。当勤劳致富成为主流价值观,赌博自然失去了市场。这一转变启示我们,乡村治理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乡村的全面振兴,只有经济发展了,村民生活富裕了,文明程度提高了,赌博等社会陋习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
  当然,也应清醒地看到,农村赌博情势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如赌博团伙的流动设赌、红白事期间的隐蔽赌博以及赌博活动的“职业化”“团伙化”等。这些新动向要求我们在治理过程中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敏锐的洞察力,不断创新治理手段和方法,确保禁赌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西岙村由“赌博村”到禁赌示范村的华丽转身,是乡村治理的一次成功实践。它告诉我们,只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不断创新治理理念和方法,充分发挥政府、社会、村民的积极作用,就一定能够铲除赌博这一社会毒瘤,为乡村的全面振兴和新时代“千万工程”的市域样板贡献力量。
(作者:杨潇,金融从业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