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胆囊结石症状轻微就忍着?

专家提醒,结石久拖或引发严重后果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12月26日版次:06
  79岁的退休老人老刘,生活原本逍遥自在。然而,在一次体检中,他不幸被诊断出患有胆囊结石。起初,由于没有任何不适感,老刘并未对此给予足够重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开始出现餐后饱胀和隐痛的症状。
  在社区医院就诊后,医生指出这些症状正是由胆囊结石引起的,并进行了消炎利胆治疗,虽然暂时缓解了症状,但医生建议他转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遗憾的是,心存侥幸的老刘并未遵循这一建议。然而,老刘的“幸运”并未持续,餐后胀痛的发作频率逐渐升高。在亲友的推荐下,他决定前往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求诊。
症状轻微≠病情不严重
  李强主任医师接诊了老刘,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建议老刘住院治疗。经过全面的检查,老刘的胆囊内已有多发结石,其中最大的一颗达到了19毫米×38毫米,且胆囊壁明显增厚。
  考虑到老刘的高龄以及他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并且长期需要服用降压药、降糖药和抗凝药,手术风险显得尤为突出。为了确保手术安全,李强主任迅速组织了包括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麻醉科、消化内科在内的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共同为老刘制定了一套周密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
  尽管老刘的体表症状相对轻微,未出现如发热、寒战、恶心呕吐或剧烈腹痛等严重表现,但手术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却远比预期复杂:胆囊因炎症而严重粘连,胆囊三角区域难以清晰辨识,且胆囊内部已出现化脓现象。面对这一系列挑战,手术团队经过一个多小时紧张而精细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成功为老刘排除了这颗潜藏的“定时炸弹”。
  李强表示,多亏手术及时,有效阻止了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否则,老刘可能会面临胆囊穿孔、腹膜炎、腹腔广泛感染、休克乃至生命安全的严重威胁。
  术后第三天,老刘便顺利康复出院,效果立竿见影。如今胃口好了,肚子不痛不胀了,老刘也不再为发作胆囊炎提心吊胆了。
高龄并非手术禁区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和器官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疼痛的感知变得迟钝,应激反应能力减弱。胆囊结石在老年人中往往表现得不那么典型,可能仅以乏力、食欲不振及轻微胀痛等形式出现。
  李强提醒,由于老年人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下降,一旦引发急性炎症,病情往往迅速恶化,可能出现胆囊化脓、穿孔、腹腔感染、休克乃至生命危险等严重后果。
  然而,许多老年人因年事已高、基础疾病众多、身体状况不佳及担心手术风险,面对胆囊结石往往选择拖延,结果小病变大病,长期承受本可避免的痛苦。对此,李强强调,高龄并非手术的绝对禁忌,对于符合胆囊切除术适应症的高龄胆囊结石患者,应积极面对并采取行动。    □朱斌 张灿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