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7版: 水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记者“对谈”DeepSeek:
2025饲料鳜行业有哪些变化?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2月25日
版次:
07
去年12月至今,鳜鱼行情一直在20-25元/斤低位徘徊。
南方农村报记者 孙岁寒
2025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雨后春笋般的AI应用对于水产行业有哪些促进作用?南方农村报记者应用时下最热门的AI工具DeepSeek,针对最热门的水产品类之一饲料鳜进行提问并复核发现,DeepSeek在“深度思考+联网搜索”模式下可基本掌握饲料鳜行业公开数据,对养殖户回顾过往作业能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未来,以权威大数据为基础的AI应用有机会得到更广泛应用。
问:2025年鳜鱼市场行情怎么样?
Deepseek:2025年,鳜鱼市场存在诸多利好因素。消费升级促使预制菜赛道爆发,酸菜鳜鱼等菜品工业化发展,拉动了加工端的需求,预计2025年加工占比将突破35%。同时,传统活饵鳜养殖受环保政策限制,饲料鳜占比有望从2023年的12%提升至2025年的28%。在成本方面,饲料系数突破1.2(活饵鳜系数约4.5),养殖综合成本或降至18元/斤(当前活饵鳜约22元/斤)。
不过也有风险,2024年饲料鳜养殖量同比激增300%,可能导致2025年第二季度出现价格低谷。部分终端市场还存在“饲料鳜口感差异”的认知,需要2-3年的消费观念转变期。
价格区间预测方面,活饵鳜预计为28-32元/斤;饲料鳜预计为24-28元/斤,规模化养殖将对其价格起到平抑作用。
记者点评:据调查,在广东鳜鱼基本以鲜活消费为主,比例占75%以上,包括餐饮机构和家庭食用,以前者为主。受加工技术、市场行情等多种因素作用,鳜鱼加工业还处在起步摸索阶段。目前鳜鱼加工,主要是安徽一带的臭鳜鱼产业,市场上的酸菜鱼加工品以生鱼、罗非鱼等原料为主。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鳜鱼价格从2024年底至今处于低位,今年二季度6月之前,鱼价会持续处于低迷位置,进入6月以后,随着市场存鱼减少,价格会逐步回升。
问:饲料鳜养殖技术大概多久能真正成熟?
Deepseek:当前饲料鳜养殖技术已有不少突破,头部企业的驯化成功率达85%(2021年仅60%),专用饲料的蛋白含量优化至48%-52%,脂肪利用率提升30%,虹彩病毒疫苗也进入田间试验阶段。
2024下半年完成全国主要养殖区水质适配模型(华南/华东方案已成型);2025上半年建立标准化投喂系统(智能投料机+溶氧联动技术量产);2025年底全产业链溯源体系覆盖核心产区是技术成熟的里程碑。但目前也存在技术瓶颈,连续多代人工选育后出现苗种退化,生长速度衰减,并且尚未找到最佳套养品种平衡点,混养模式有待完善。
记者点评:目前,鳜鱼养殖危害最大的是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一旦感染死亡率极高,其次还有弹状病毒、蛙虹彩病毒、神经坏死病毒等,目前还缺乏可大规模推广的成熟防控方案。
问:对2025年饲料鳜从业者有什么建议?
Deepseek:2025年饲料鳜行业可采取多种风险对冲策略。可以开展订单养殖,锁定预制菜企业保底价,如新辣道25元/斤收购价+浮动溢价;还能进行分段养殖,前3个月培育标苗,将转料阶段外包给专业驯化场;保险创新方面,试点“价格指数保险+疫病险”组合产品,已有成功案例。
建议行动方案为,首年选择20-30亩试验塘进行适度规模养殖,投资回收期约14个月;要优选种源,选择经3代以上人工选育的抗逆品种;采用冬棚+分段养殖的方式错峰上市,瞄准春节、中秋双节市场。行业观察发现,饲料鳜正经历“技术爬坡-产能释放-市场教育”三重周期叠加,2024-2025年是产业格局重塑关键期,建议关注生物安保体系升级(SPF种苗+封闭式水处理)、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突破(如胆汁酸替代中草药)以及消费端认知战(餐饮渠道的“鳜鱼生长履历”可视化)。
记者点评:目前,我国共选育鳜鱼新品种7个,选育方向主要集中在生长速度、易于饲料驯化等方面,抗逆性状选育尚未见显著效果。按广东地区养殖模式,饲料鳜养殖(当年新鱼)一造约5个月时间,如跨年养殖,需要7-8个月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AI回答有一定随机性,养殖户在使用时要注意设置是否正确、引用来源是否权威。今年3月,第二届中国鳜鱼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饲料鳜养殖技术创新大会将在广东佛山举办,更多权威专家解析鳜鱼行业热点问题,期待您的光临!
上一篇:
下一篇:
“海归”反季节养鱼 亩产加州鲈6万斤
上一篇:
下一篇:
“海归”反季节养鱼 亩产加州鲈6万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