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1版: 健康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女孩长年手颤 颅内“抓出”活虫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3月18日
版次:
11
肇庆16岁少女小静(化名)长年手颤,拿不稳勺子,无法握笔,广州医生“追踪”半年,于日前从她大脑中“捕获”一条超过10厘米的裂头蚴活虫。经了解,小静儿时曾吃过未经煮熟的青蛙。
据小静妈妈李婷(化名)回忆,大约在2016年底,小静刚满8岁,他们就发现女儿右手食指和拇指无力,连拿勺子吃饭、握笔写字这样简单的动作都难以完成。到医院检查后,被告知小静的脑袋里有寄生虫。由于寄生虫所在的位置恰好是脑部功能区,手术风险极高,未敢贸然进行。
8年来,小静不仅生活能力受限,近年来还频繁遭受癫痫大发作的折磨。去年6月,李婷陪同小静来到广州求医。
为了掌握寄生虫的游走路径,接诊医生随后开始了长达半年的追踪观察。今年2月中旬,影像显示虫体从患者的左侧中央区游走至额叶非功能区,这为手术提供了难得的时机。
专家团队随即为小静开展“抓虫”手术,显微镜下一条面条样的蠕动活虫最终被锁定“捕获”。后经测量长度达10余厘米。大脑如何会无端生虫?经医生反复询问,家长方才透露,在孩子儿时曾给她喂食过野生青蛙、田螺等。
手术医生张旭标推测,小静颅内的裂头蚴可能与其吃了未经煮熟的青蛙或田螺有关。裂头蚴多寄生在青蛙、蛇和田螺等动物身上,井水或山泉水里也可能有食用了原尾蚴寄生的剑水蚤。如果人食用了未经煮熟的野生青蛙、蛇肉,或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水,就可能感染裂头蚴。因裂头蚴在大脑内游走,对患者的神经及运动中枢造成损伤,故导致患者出现肢体无力、继发性癫痫等症状。
在南方乡村,还存在不少捕食野生动物的习惯,也有部分人使用蛙肉、蛇肉贴敷伤口的偏方。对此,医生特别提醒,切勿食用野生青蛙、蛇等,不饮用生水,有暴露伤口也不要接触野生动物,以免发生感染。 □江玲 张小美
上一篇:
外国友人胸大肌撕裂 广州专家精准修复
下一篇:
如何早期发现潜在肾病?
上一篇:
外国友人胸大肌撕裂 广州专家精准修复
下一篇:
如何早期发现潜在肾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