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农村养老金改革 可拉动经济增长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5月08日
版次:
02
| 农讲所 |
如何提振消费?从短期来看,比较容易实施并能见到成效的是推动城乡居民养老金改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主要覆盖农村居民,其占到全部参保人数一半以上,是收入水平最低、消费增长潜能最大的人群。
养老金改革应多管齐下。第一,将部分短期刺激资金用于养老金支出。2022年人社部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约10.5亿,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5.5亿人(95%为农村居民),领取养老金的有1.7亿人,每人每月领取220元,该项基金年支出约4000多亿元。如果从目前5-6万亿的刺激政策资金中划出5000亿注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用于支出,可使人均月领取养老金从220元增加到400元;投入1万亿则可增至600元。
第二,探索将较大规模的国有权益资本划拨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这涉及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中国经济存在两个结构性现象,一是消费占GDP比重结构性偏低,与全球平均水平差了约20个百分点;二是政府财富,包括国有权益资本占全社会净资产比重,相比国际水平明显偏高。这种一低一高之间是有逻辑关联的。在OECD国家,有相当大的养老金积累,而我们的养老金积累规模偏小,但我们又有如此之大的国有资产。从历史沿革和理论分析上看,这部分国有资产中的相当大的部分,应该是全国人民(包括农村居民)的养老金资金积累。因此,需要做一个相应的较大调整,可考虑将较大规模的国有资本,首先是国有金融资本,划拨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需要注意的是,这不仅仅涉及1.7亿领取养老金的老人,还涉及他们的子女和3亿多正在缴费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投保者。如果未来养老金水平较低,预防性储蓄就会较高,而这部分人群也是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的群体。通过这样的调整,可以将大量预防性储蓄转化为现实消费能力,直接增加消费需求。
第三,完善养老缴费制度,重点是农民工大量就业领域。
通过以上途径,可以设想,用三年时间将农村养老金水平提升到600多元(相当于目前农村的低保水平),再用两年时间(即五年内)提升到1000元左右。虽然幅度看起来较大,但与城市退休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据初步测算,农村居民作为中国收入最低的群体,消费倾向较高(约0.8)。如果提供1万亿元资金,约有8000亿元将用于直接消费。从宏观经济角度,考虑到消费乘数效应(约1.5),可拉动GDP增长约1.2万亿元。以2025年GDP增长5%测算,对应的GDP增量约6.7万亿元,这一措施可贡献约1万多亿元增量。在各种刺激政策措施中,农村养老金进行改革对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应该是居前的,对稳定经济增长具有关键作用。 □刘世锦
上一篇:
依法打击乱“怼”,胖东来需讨回公道
下一篇:
上一篇:
依法打击乱“怼”,胖东来需讨回公道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