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1版: 健康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长期食鱼生 警惕肝吸虫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5月13日
版次:
11
近日,广州55岁冯叔因持续腹痛、发热、茶色尿被紧急送医,经检查发现其胆管内布满肝吸虫。医生通过ERCP手术在其胆管内放置鼻胆管引流,术后大量活体肝吸虫随引流管爬出,画面触目惊心。
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团队介绍,冯叔长期食用淡水鱼生,此次感染正是因生食含有肝吸虫囊蚴的淡水鱼所致。肝吸虫幼虫进入人体后会在胆管内寄生繁殖,初期可能仅表现为消化不良、腹胀等轻微症状,但随着虫体堵塞胆管,会引发剧烈腹痛、胆管炎、黄疸甚至胆源性胰腺炎。更严峻的是,长期感染可能诱发胆管癌、肝癌等恶性疾病。
我国是肝吸虫病重灾区,全球超2亿感染者中85%集中在中国,其中广东省感染率高达17.48%,珠江三角洲地区尤为高发。该院肝胆外科副主任蒋小峰强调,肝吸虫囊蚴生命力极强,薄如蝉翼的鱼生片即使蘸取芥末、白酒也难以彻底杀灭。
治疗方面,轻症患者可通过驱虫药吡喹酮清除寄生虫,但若出现胆管梗阻、胆结石等并发症则需微创手术干预。广医二院每年开展700余例ERCP手术,通过内镜精准疏通胆管并引流,配合术后驱虫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专家提醒:预防肝吸虫病需做到“三戒”——戒生食淡水鱼虾、戒食用未彻底加热的水产、戒轻信“鱼生配酒”等民间偏方。建议曾生食鱼生者及高危地区人群定期进行粪便检测或血清学检查,若出现反复右上腹不适、皮肤发黄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美食当前,切莫让“隐形杀手”肝吸虫侵蚀健康防线。
□穗卫宣
上一篇:
食管“闸门”被锁十年 微创手术一朝打通
下一篇:
1岁宝宝颈部脓肿险丧命
上一篇:
食管“闸门”被锁十年 微创手术一朝打通
下一篇:
1岁宝宝颈部脓肿险丧命
分享: